“图书馆+”:多元平台参与阅读推广的实证研究

来源 :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阅读推广服务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长足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有声电台、线上线下的文化互动模式等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作为典型社会文化机构,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结合新生代平台的力量,思考如何将新型流行元素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相结合,与新平台合作开展服务.本文将在“图书馆+”理论基础上,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对图书馆与多元平台合作模式进行实证研究,以证明其可行性.
其他文献
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2003年、2009年和2016年三个版本的《国际编目原则声明》,内容上将原则分为通用原则、著录原则、检索原则和附录四个大类,逐类比较三个版本的原则增删和修改情况,以期对编目原则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Digital preservation或Digital curation)已经成为各类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在此领域起步较早,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体系.本文将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项目为核心,结合OAIS等该领域主要相关标准,概略介绍该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历史及现状.然后将在对其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对照中国在该领域相关实践情况,提出对中国
维尔纽斯犹太公共图书馆(VJPL)于2011年由一个小的团体提出倡议并由立陶宛共和国文化部设立,基本馆藏来自于一位圣地亚哥的藏书家捐赠的5000多册藏书.图书馆的宗旨在于保存和复兴曾经盛极一时的犹太立陶宛人,即“利特瓦克”以及全世界犹太人的犹太传统.在立陶宛和世界各地的私人或机构捐赠下,藏品日益丰富.捐赠需要基于图书馆的特定需求制订沟通策略.沟通的结果从另一方面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使图书馆达到国际
读书和启智是少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上海图书馆少儿阅读沙龙通过“读、听、评”三个形式,为少儿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一个了解世界文化、提升阅读能力的环境,为家长提供促进亲子阅读的方式,鼓励孩子成为自信的、勇于表达自我的人.
“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少年儿童图书馆也应迎着技术革新的浪潮,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结合少儿用户的年龄特点,最大程度上发挥和发掘馆藏资源的价值.在推广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文章”,试将少儿阅读推广事业推向新高度.本文就公共少儿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做好少儿阅读推广服务作粗浅的探析.
地方文献是文献资源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而地方文献的建设不仅是地方文化深厚的积淀,也是区域综合实力的体现.本文以上海图书馆为例,介绍了上海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建设状况,并对未来的地方文献阅读推广提出了发展策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对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深远的意义.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的载体与全民阅读的主要阵地,在文化建设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全民阅读指导工作,是图书馆开展的重要服务领域.本文通过开展全民阅读的现状、推行全民阅读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向数字化、碎片化的方向发展,图书馆也迈入了“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为用户和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的知识资源获取与知识交互提供了资源和保障,该平台的服务内容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感知.因此,如何优化推送的内容,提高用户持续关注度、阅读量等指标,进而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效果和影响力成了一大课题.本文采用管理学中的
本文以上海图书馆的读者培训数据及新媒体阅读推广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个性化需求影响下的读者培训转型趋势.从读者培训对象的多元化、选题的多元化、形式的多元化、目的的多元化四个方面,系统分析读者培训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之间的关系,针对问题总结经验,探寻促进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读者培训新模式.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贯彻党和国家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推进要求,实现松江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的奋斗目标,结合“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工作,通过“书香松江”全民阅读推广计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升松江百姓文化素养,营造城市浓郁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