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献“有字无词”现象的产生原因

来源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云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6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巴文献中,东巴文与语言存在多种对应关系,“有字无词”是其中的一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东巴文的性质;二、写经者的错写;三、诵经者的误读.
其他文献
海外的客家话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印度、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东南部.每个区域都有其流行的优势腔调,而最强势的就是惠阳腔和梅县腔.惠阳腔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越南、大洋洲和欧美,以马来西亚的人数和分布面积最广,是当地客家话的优势腔.它同时也是香港本土居民和新移民的主流腔调.20世纪70年代以前,惠阳腔曾经作为新界居民的主要交际语,但却在80年代以后让位给广州话.目前香港还有超过20万会说惠阳腔
关于西夏的职官及其机构设置情况,缺乏完整的史料记载,但是在部分传世及出土文献、文书、碑刻、题记等中,仍能发现一些反映西夏职官的信息,这为初步探讨西夏职官制度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依据相关文献记载信息试对西夏职官及其机构设置的变迁进行了梳理,认为:西夏立国初期所设职官及机构多仿宋制,中央职官机构,虽以中书、枢密分掌文、武二柄,但当时属制度的草创期,各自体系较为简单,且由于史料不足,还无法考察这些机构的实
西夏语文献解读过程中有不少语言文字障碍,这里略训诂一二.西夏文献中的“(眛)腦”非“洞房”,乃指“嫁妆”;“宁弛”谓等等,源自藏文la sogs pa的逐字翻译;“舖璃”对应汉文“拳”,意指“捲曲”;“蛧顶热”对应汉文“尉犁”,乃误将汉文“尉犁”读为“尉利牛”而为;“呢禂苄”对应汉文“吐谷浑”,读汉文“谷”为古禄切(kuk),“(圃)”乃合“傅滴均”三字之形而成,对应梵文vajra(金刚)的一词符
清乾隆皇帝一生创作大量诗歌,但是关于其满文诗作的研究甚少.本文对位于北京永定门外的燕墩碑文——乾隆御制《帝都篇》与《皇都篇》满文文本进行研究,其满文并非对汉文的简单对译,透过对满文文本的解读,修正以往对其汉文文本的误读,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乾隆帝的思想、韵文行文节奏,同时管窥乾隆朝初期满语文的发展情况.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华人众多的国家,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几乎可以媲美美国的建国史.粤方言台山话是美国华人社区原先通行的交际用语,粤方言广府话在华人社区地位如今超越了台山话的交际用语.语言、方言中的时间名词,反映了语言、方言使用者对时间范畴的认知.本文选取美国4个比较重要,也是较多华人聚居的城市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纽约华人社区里通行的粤方言广府话和台山话,选用词汇中指示有关年、月、日、节日
本文研究的满汉合璧《无量寿佛咒》(mohon akūjalafungga fucihi i tarni nomun),满文译者待考,乾隆年间刻本,梵夹装,满汉合璧,四周双边,半叶15行,页面26cm×10cm,版框21cm×6.5cm.本经版本虽称满汉合璧,但全经除去每页版缘页码部分出现经题“无量寿佛咒”字样及开篇佛像处有汉文佛号外,再无汉文.另外,佛像处另有藏文佛号.
佉卢文11号文书是一份国王发给州长和督军的,关于处理收养纠纷案件的敕谕文书.此件文书虽文字不多,但通过对其三个译文本(T.巴罗英译本、王广智汉译本、林梅村汉译本)的比较,发现该文书内容反映了3-5世纪鄯善王国的一些社会状况.
在现代突厥语中,“kim”为疑问代词“谁”之义.但在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中kim一词新增充当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连接词的句法功能.这一用法无论在早期文献《乌古斯可汗传》中,还是晚清发现的《金光明经》中均未体现.长期的语言接触——吐火罗语对回鹘语的影响是kim一词发生语法化的动因.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塔吉克族卷》编纂工作历时5年,于2011年出版,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塔吉克族古籍的全貌和现状.但该书所用“塔吉克文”是何种文字,与塔吉克族主体所用的色勒库尔语是何关系,迄未见考辨.本文通过对该书条目的详细勘对认为,其所谓“塔吉克文”实际是记录某种波斯语方言土语的波斯—阿拉伯文字(Perso-Arabic script,简称“波斯文”),并非用以书写我国塔吉克语即色
水文(水书)的悠久历史,从其字形、读音、习俗等解读是重要一方面,在发现拉下等明代墓葬石刻水文之后,辽宋时代等水书大钱的发掘,为水文字悠久历史又提供了新的佐证.中国少数民族文字钱币只有四五种,弥足珍贵.水族钱币收藏研究队伍始于民间,黔南彭永忠、龙光鹏等泉友,黔南三都县等地征集到水族钱币,大致分为三大系列21个品种,共计98枚.引起中国民俗钱币学会上层高度关注.中国民俗钱币学会领导几度到黔南核实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