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樟科润楠属叶化石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樟科润楠属Machilus 化石以往的报道并不多,主要基于叶形态特征,迄今已报道的润楠属化石中,仅发现于云南腾冲新近系的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和长梗润楠(近似种)Machilus cf.longipedicellata Lec.(吴靖宇等,2008),以及浙江天台中新统的天台润楠Machilus tiantaiensis Ding et.Sun(丁素婷等,2012)3 个化石种对其叶表皮特征进行了描述.
其他文献
汝阳盆地是河南豫西地区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上世纪地质学界把汝阳盆地九店组火山碎屑沉积岩之上的一套碎屑岩系对比划分为古近系陈宅沟组、蟒川组、石台街组。
会议
柏科扁柏属植物仅有五个现生种,呈典型的东亚和北美东、西部间断分布的地理格局,在东亚则仅在日本及台湾地区有所分布,围绕其特殊的地理分布格局植物学家和古植物学家曾对该属的起源、演化及古地理分布等作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但观点不一。
Cupressinocladus 是一种形态属,该属系指具有交互对生或交替轮生叶序的松柏类营养枝化石.具有这种叶序的松柏类植物,除柏科以外,还有罗汉松科和杉科的少数属种,柏型枝属的有些种(如Cupressinocladus pseudoexpansum,C.valdensis)被证实属于已灭绝的掌鳞杉科.
浙江是我国东南部白垩纪地层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白垩系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其中夹有火山岩。早白垩世寿昌组主要为一套以暗灰色泥岩为主,夹暗紫色红层、砂岩和含砾粗砂岩,底部有砾岩或凝灰角砾岩,顶部间有熔岩和凝灰岩,其中泥岩中产的植物化石,长期未能获得较为系统的研究,因此对该地区早白垩世的植物化石研究也较少。
壳斗目植物早在始新世即已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尤其在东亚和北美地区高度分化为现代植物区系中的各科属,其中以壳斗科植物化石最为丰富,在东亚、北美及欧洲始新世地层中均有广泛分布,但在我国,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南地区,华南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相关研究几乎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