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特征

来源 :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阳坳陷系河淮台向斜渤海湾沉积区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为渤海湾盆地的主要含油气区.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的太原组、山西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广泛发育煤和暗色泥岩,是一套较好的煤系烃源岩层系.从济阳坳陷的构造发育史来看,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济阳运动和东营运动等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地层经历了多次抬升剥蚀、沉降的过程,从而使烃源岩具备了多次成烃的条件.从不同地区单井声波时差、Ro和氯仿沥青"A"/TOC与深度关系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大部分地区煤系烃源岩上覆地层经历过剥蚀过程.本文详细介绍济阳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特征.
其他文献
天然气成藏运聚模式是天然气评价与勘探的重要基础.目前主要是依据生、储、盖及圈闭的匹配关系来研究天然气藏的形成模式.这种方法存在的不足是未能有效反映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难以估计天然气的运聚效率.作者拟应用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成果,结合天然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探讨依南2气藏天然气成藏运聚模式.在此研究基础上,以J1+2煤系烃源岩为代表,建立起了依南2气藏成藏运聚动力学模式.依南2气藏天然气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几十年来,在徐家围子断陷的昌德、汪家屯、升平、宋站、徐家围子等地区的芳深1登娄库组、升深1和徐深1井营城组等深层获得工业气流,形成了昌德气藏、汪家屯-升平等气田,尤其在徐深1井营城组和沙河子组试气获得6×104m3/d工业气流、无阻挡全井日产量为1.18×106m3/d天然气,揭示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是中国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的最大发现.然而,深层天然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气田下古生界奥陶系和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两产层的天然气烃类组成以甲烷为主,甲烷含量几乎都大于90%.除东部气田镇1井、镇6井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麒参1井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等产层中的天然气重烃含量大于5.56%,干燥系数小于94.18%,奥陶系产层的天然气重烃含量很低,以小于1%为主,石炭系和下二叠统山西组产层的天然气重烃含量也低于1.91%,干燥系数通常大于95.67%,特别是奥
通过对八面河地区23个原油、8个油砂、31个岩样详细的分析与化学测试,结合地质、水文条件的研究,认为八面河地区原油的稠化机理与东营凹陷四周广泛分布的稠油的形成机理类似,主系次生成因,原油遭受的程度不等的次生蚀变是导致原油稠化的根本原因,该区原生稠油的含量极低.本文研究,1.八面油稠油物理与化学特征,2.八面河地区稠油次生成因的证据与其它次生稠油形成机制相似,八面河地区稠油的形成与生物降解、水洗、氧
东营凹陷南斜坡丁家屋子、八面河古潜山原油为典型的高蜡油(王古1、面14-1-X71井奥陶系原油含蜡量分别为40.84%、67%),丁家屋子下第三系孔店组原油含蜡量也相对较高(29%~32%).上述原油与同区浅层原油的低蜡特性(5.6%~13.35%)明显不同.第三系原油含蜡量一般为14~20.6%,南襄盆地是我国罕见的高蜡原油,含蜡量一般为30~40%,最高值可达52.2、57.08%;渤海湾盆地
柴达木盆地和松辽盆地滨北生物气源岩可溶有机质中酸性非烃主要由正构一元酸、正构二元酸、姥鲛烷酸、藿烷酸和甾烷酸等化合物组成.正构一元酸占绝对优势,呈单峰形态和前高的双峰形态分布,以C16、C24为主峰,两种分布形态均呈现偶奇优势.正构二元酸含量较低,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和/或时代的变老,姥鲛烷酸/植烷酸比值及甾烷酸/藿烷酸比值及酸性含氧化合物丰度均减小,这表明:酸性含氧化合物脱羧反应,在转化为相应奇数
生物气同油型气、煤成气不同,是通过厌氧微生物食物链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其生气机理同生油理论有明显区别,许多研究生油的方法并不都适用于生物气,如生物气源岩生成的是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而生油岩生成的是液态烃,因此不能用有机碳、烃含量等标准评价生物气源岩.综合各项指标,可对生物气源岩进行评价,分出好、中、差、非源岩区.作者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生物气源岩进行了划分,分区、分层对生物气有利勘探区进行
应用饱和烃中专属性较强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规则甾烷与17α(H)藿烷的比值,C35升藿烷指数,C30*与C29Ts的比值,讨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和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泥岩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改性,初步建立了在成岩作用早期阶段(R0≤0.70%)评价细菌活性的三项定量指标.酸性和中性含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可以反映未-低成熟阶段原核生物参与和改造有机质的程度,尤其是来源于较高等动、植物和某些
中石化在准噶尔盆地中部共有四个区块(中部1、2、3、4区块),勘探面积12442.7km2,共完钻24口,获工业油气流井12口(截至2004年11月29日).继2002年中部1区块庄1井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J1s2)获工业油气流、2003年中部4区块董1井在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2t)获高产工业油气流,2004年又在中部3区块永1井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中部2区块成1井在下
大港油田歧口凹陷滩海三马地区(马东-马东东-马棚口)(图1)位于北大港构造带东南倾斜坡底,是歧口凹陷油气运移的良好指向部位,成为滩海区的富集有利区带,重力流水道成因砂体是该地区沙一、沙二段主要储集层,其沉积特征组合表明,大部分砂体在不同阶段的成因期具有浊流沉积的特点,其储层特征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纵向上,砂体常被泥岩分隔,即使在同一较厚的砂层内也常有薄的泥岩,厚度从1cm到数10cm不等,这些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