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探析

来源 :全国第八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是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高低对我国工程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和供给,以及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所以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质量保障机制的实践和研究都处在探索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在借鉴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经验的同时,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应在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上下功夫,创新培养模式和吸纳社会资源的方式,切实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创业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种类的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突显。加快外部质量评估体系建设作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认为外部质量评估体系建设首先要积极发展外部质量评估机构;其次通过创新外部质量评估手段和相关管理机制,构建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等完善外部质量评估相关管理机制;最后要加快建设外部质量评估的保障体系,如外部质量保障的法律法规建设、信息化建设等。
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与评估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我国国情和文化现状出发,通过研究美、英、日这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总结提出我国研究生外部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中需要借鉴之处,以期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扎实有效地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
本文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外部评估的重要性,并详细分析了国外研究生教育的评估机制。从政策与法规保障、政府角色与评估主体、反馈与激励制度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评估的运作机制,并对外部评估程序与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我国研究生教育目前正处于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高的转型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本文从硕士研究生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评价体系、信息与反馈体系等三个方面对构建和完善外部保障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
本文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开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了学科评估政策和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学科评估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在学科评估新理念和指标体系方面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学科评估对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的促进作用。
专业学位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的学位类型,具有独立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也就决定其需要建立来自教育系统外部的、有别于学术型学位的质量评价体系。本文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职匹配”理论,说明专业学位外部质量评价体系应当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核心内涵,提出构建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等三方面组成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体系和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
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研究生教育中军队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实践的效益,本文分别从规范教学秩序、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过硬作风三个方面出发,就如何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效益进行了理论探讨。
介绍了进行学科规划的影响因素和学科规划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对我国目前的外部质量体系做了简单介绍和分析,指出“学科评估”结果是高校学科规划的重要依据;最后以两种学科调整方案为例,阐述了“学科评估”结果对学科规划的促进作用。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规定性和关键性环节,对课程设置、实施载体、培养模式、导师建设、论文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对核心课程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团队制、“双师型”师资队伍及论文评价机制等六个方面,探索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教学。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造假和学术剽窃行为屡有发生,暴露出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着的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不够完善、处理与控制机制不够有力的问题。本文以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1200篇学位论文的个案研究,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类型,归纳总结学术不端行为特征,提出判别学术不端行为程度的评价原则和方法;通过对研究生学术行为问卷调查,揭示影响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探索控制研究生学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