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2018全国医学检验教育信息化与虚拟仿真中心建设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述了新时代医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对医学检验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效果,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发展规划与推广合作。
其他文献
介绍了血栓性疾病概况、分子标记物意义研究与临床病例等。凝血失衡血栓性疾病威胁生命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世界人口死亡原因分析(WHO statistics)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通过对200例存活心肌梗塞患者2年随访,检测纤维蛋白原、t-PA及PAP等凝血标记物水平,观察凝血标记物与再栓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介绍了抗血小板治疗的意义、抗血小板聚集反应多样性、血小板功能临床检测方法、血小板反应性与结局、抗血小板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等。
介绍了出凝血疾病的实验诊断技术及其在出血病诊断中的应用、在出血病治疗中的应用、在血栓病诊断中的应用、在血栓病治疗中的应用、在优生优育中的应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等。
非病毒性肝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症状不明显,很多病例就诊时已发生肝硬化或肝癌,因此肝脏损伤应以病因治疗为主,尽早抑制纤维化,促进胶原降解,体现中医药的重要性。
WHO提出2030消除肝炎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治疗8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在估计的71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中,绝大多数仍未得到治疗。
自身抗体的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具有保护性、防御性作用,对正常自身组织和成分不发生反应;正常生理情况下存在自身抗体,净化体内衰老及死亡的细胞;各种原因导致将自身成分视为“异物“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自身抗体超过一定水平,就可能对身体产生损伤——自身免疫病。
血清甘胆酸(CG)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合型胆酸,是胆汁酸的主要成分CG只在肝脏中合成,胆固醇在肝细胞内经过复杂的酶促反应,转变成初级胆汁酸,包括胆酸(CA)和鹅去氧胆酸(CDCA)。胆酸侧链末端的羟基以肽键与甘氨酸结合为甘胆酸,分子量466.
以教为中心转移到学为中心,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能力为中心,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结合;以传统教学媒体为中心转移到现代教学媒体为中心,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的最佳结合;以接受学习为中心转移到发现学习为中心,接受与发现学习的最佳结合。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目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基于前沿VR/AR/AI技术的检验医学教学应用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本身特质,加以引导和帮助,考试尤其是单一的书面化的考试,严重制约创新性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