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湾海域黏性泥沙起动条件及起动模式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peng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黏性泥沙的起动受泥沙颗粒间黏结力的显著影响,其起动模式及相应的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与散粒体无黏泥沙不同。本文采用以黄茅湾海域黏性泥沙为例,通过一系列水槽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将黏性泥沙的起动模式分为流泥、成条起动、成片起动和成块起动4种模式,并分析了各起动模式相应的水动力特性,确定其起动的水动力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黏性泥沙起动流速与含水率(以泥沙密度表示)密切相关;同时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黏性泥沙起动拖曳力的经验公式。
其他文献
  滑坡形成的涌浪是滑坡次生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涌浪会对港口、码头等建筑物及航道船只造成严重威胁。初始涌浪波高是评价滑坡涌浪强度的重要因子,确定初始涌浪的主要影响
会议
  结合冀东滩海油田海底管道仿生草防护试验工程,采用仿生草工程材料,进行了不同比尺仿生草相似性模拟,确定与原型相似的仿生草模型试验比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波浪作用下
  近30余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北海银滩海岸地貌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文中采用1979年-2013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了银滩海岸滨海区景观格局变化,并通
会议
  综合考虑环境条件、材料参数、结构参数等因素的随机性,定量分析了海洋氯化物环境作用下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概率耐久性。首先考虑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氯离子扩散
会议
  为研究台风作用下银滩泥沙的冲淤规律,以DHI Mike21软件为平台,对台风作用下北海银滩的台风场、潮流、风暴潮、波浪以及泥沙冲淤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以"黑格比"台风为例子进行
  集约用海是改变传统分散用海方式、在适宜海域实行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开发的一种用海方式。但是较大规模的集中围填海工程不可避免地会给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造成一
会议
  取排水工程布置是滨海核电规划设计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关系着核电工程投资、安全经济运行以及与海域生态环境的相容性。差位式取排水工程布置是滨海核电应用最为广
会议
  依据1855年、1937年、1977年和2013年黄河三角洲海岸形态和近岸区域波浪特征,研究了长时间尺度上黄河三角洲海岸形态特征及其演化动力机制.1855-1976年,黄河河口流路受人工
会议
  运用FVCOM数值模式,研究象山港潮滩减少对其潮汐的影响机理.潮位和潮流流速的观测数据表明,该数值模型能很好地再现港内的潮位、潮流结构,可用于研究潮滩变化对潮汐的影响.
会议
  随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发展,非静压波浪模型越来越成为海洋和海岸工程中的主流模型。然而传统的非静压模型主要针对N-S方程或欧拉方程进行数值离散,通过不同的数值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