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湖泊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来源 :2006年湖泊保护暨青海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8月4日至7日,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指导下,由青海省政协主办,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海南、江西、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湖南、湖北、河南、重庆、云南、西藏、甘肃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联办的“湖泊保护暨青海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其他文献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与森林共同构成国土生态体系,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之源”。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并保存了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基因库。
@@东钱湖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市中心东南15km,鄞东南平原的东南部,东临天童风景区和阿育王古刹,南接象山港与雁荡山,西达宁海温泉与奉化雪窦山风景区,北通北仑港和小港开发区,是浙江省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地丘陵,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为鄱阳湖平原。地貌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鄱阳湖和流入该湖的赣、抚、信、饶、修5大河流及其流域简称为山江湖(即鄱阳湖流域)。
@@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集防洪除涝、水源调蓄、工农业用水、水产航运、景观旅游、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做好南四湖的生态保护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科学有效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青海湖区是青海省的农、牧、渔业生产基地和旅游胜地,也是青藏高原湖泊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重要基地,近20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青海湖地区高山、阶地、河流、湖泊、草甸、草原、农田等错落有序的分布,构成了湖区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
天柱山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境内,面积约413.14km2.公园内举世闻名的超高压变质带、郯庐断裂带,独具特色的花岗岩地貌、丰富多彩的水文地质遗迹、产出多样的古新世哺乳类动物化石等,极具典型性、稀有性与自然完整性,这些地质遗迹集中反映了20亿年以来天柱山地区地质演化历史,被公认为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
@@青海省青海湖环湖地区属全国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在34°55’-39°19N,97°26’-102°12E范围内。其中重点区域—共和县,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干旱少雨,沙尘暴、冰雹、扬沙天气频繁,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以冷凉气候为主要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青藏高原严峻的生态形势引起了党和政府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2002年起,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资,为青海湖流域生态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西南与共和县接壤,东北与海晏县、刚察县毗连。地处东经99°36’-100°47’,北纬36°22’-37°15’。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四周有大通山、青海南山、日月山、橡皮山所环绕。有倒淌河、布哈河、沙柳河、哈尔盖河共四十余条大河流入青海湖中,流域面积达29683平方公里,年降水量北部378毫米,南部为395毫米。
@@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已列入国家重要风景名胜区、国际七大湿地保护区之一和重点鸟类自然保护区。加强青海湖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青海湖生态安全,对于实现青海及黄河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