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活动需求的城市交通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

来源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t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休闲已成为新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游客”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到旅游、观光、游憩活动中。游客活动对于城市交通的需求与影响日益显著,要求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中须综合考虑游客活动产生的交通需求。本论文以杭州的游客出行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出行特征、旅游交通认知两方面对游客出行开展调研,总结了游客出行的交通特征与需求。从“供需协调、整体优化”的角度,进而提出旅游交通与城市交通相整合的城市交通策略,即系统优化策略、一体化策略、行游结合策略、交通引导和组织策略。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村庄整治规划则是实现这一途径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相对发达的经济和地域发展条件入手,从苏南地区村庄存在的共性问题出发,通过对苏州市胥口镇直津泾村整治规划的个例研究,探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村庄整治规划的 有效途径。
规划是城镇和乡村建设发展的蓝图。也是指导城乡管理的重要公共政策。规划的科学制定和顺利实施,是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结果。作为规划实施的参与者和规划成果的受益者,广大群众的意見和?求最 终能否得以体现,是衝量规划编制是否成功,检验规划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标准。笔者在城乡统筹规划编 制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倾听农村居民对城镇及农村地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了解其对规 划的认知和要求,为村庄布点。村庄
城乡统筹发展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我国多个地区已经进行了多样化。特色化的规划实 践,其间中国规划学术界对这一新生事物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本文通过《石家庄城乡总体规划》 的实践。总结了石家庄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性特征,同时梳理了我国其他地区城略与具体实施方法,希望对我国其他与石家庄发展条件与聚落分布特点类似的地区給出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在分析以往和当前城镇建设诸类模式及其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围绕合理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设 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第三批小城镇建设的实际工作,阐述更新城镇建设模式的必要性及规划设计 构想。本文以农城化改造为基础,在天津市第三批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中,积极挖掘经济型城镇。文化型 城镇。生态型城镇的平衡点,并以宝坻区牛道口镇试点小城镇为例。阐述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由单ー的城镇 开发和农民还迁的开发模式,向综
在区域发展日益受到全球化影响的背景下,制度因素在我国区域与地方发展中扮演了愈加重要的 角色。制度变迁的全面推进将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发生大的转型,而重点镇由于在我国城乡结构体系 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使其既处于我国城镇化路径变迁的前沿地带,也是当前城镇化模式转型研 究的热点領域。因此,文章基于制度转型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与结构性访谈等方法,以扬州市11个重点 镇为例。对其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城乡分离、城乡冲突、城乡统筹和城市一体化等四个阶 段,在系统梳理城乡统筹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总体规划等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若千概念及其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转型期城乡一体化建设 规划的几个核心特征:系统规划理念指导下的综合规划、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转型规划、全 球化視角下的区域协调规划、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城乡统筹规划,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区规划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一年内,都江堰从抗震救灾过渡到城市的灾后重建过程中.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私人利益之间、私人利益和城市公共利益之间的各类矛盾集中凸现,所有这些利益都需要在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的公众参与过程中进行平衡.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都江堰灾后街区重建中规划发起、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状况,采用将都江堰公众参与环节的实践模式与理论模式进行比较的方法,对都江堰公众参与环节的特征进行全面深入
与美国、英国和日本不同,德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并没有一个顶级的全球城市。对德国城市体系的分析显示,德国拥有一个由多个重要城市构成的多中心均衡发展城市体系网络,城市间存在良好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且具有高度的交通可达性。这种城市体系结构加强了区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发现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而且与单一的全球城市相比具有较低的拥堵成本,实现了各城市的可持续均衡发展。这种城市体系并没有影响甚至
支路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设施之一,它与工作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对于支路的认识存在偏差,使得支路干道化、缺乏特色和吸引力等问题十分突出。本文结合无锡市太科园支路规划设计项目的实践,首先分析了支路的功能和现在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功能对支路提出了交通性、服务性、特殊支路三种新的分类,再结合太科园居住、研发、生态区的不同分区特征提出了支路系统的规划方案,最后对支路进行更加人
构建低碳交通体系,保持与土地利用良好协同发展关系,并形成紧凑、友好、易达的城市交通环境空间与城市肌理,促进绿色可持续交通发展是当前交通规划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昆明呈贡低碳示范区城市规划,通过对传统交通规划问题导向的基本分析与认知,运用新城市主义的理念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研究低碳交通的实现途径,提出呈贡低碳示范区交通规划目标,构建路网、公交、慢行、停车和交通控制5大方面综合协调可持续的交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