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状态对Ni3Al表面纳米结构组织的影响

来源 :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IND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定向凝固和铸造两种制备状态对Ni3Al表面纳米结构组织特征的影响。采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在定向凝固态和铸造态两种状态Ni3Al的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表层。通过扫描电镜、XRD和TEM等技术手段对纳米结构表层的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相同工艺的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两种制备状态Ni3Al发生了类似的微观组织转变,如无序化转变和晶粒细化。但是两者的表层组织特征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铸造态Ni3Al试样中Ni(Al)固溶体的含量高达65%,远高于定向凝固态Ni3Al试样中的7%。而铸造态试样表层的晶粒尺寸约56nm,远大于定向凝固态试样的22nm。两种制备状态时化学成分和显微硬度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650℃下的保温时间对内锡法Nb3Sn多芯超导线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在真空下,内锡法Nb3Sn超导线样品在650℃下分别保温55h、75h和100h。通过表征热处理后样品的微结构发现,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样品内层7个亚组元的Nb芯丝反应程度相差较小,所以对临界电流和磁滞损耗增加的贡献不大。而对于最外层12个亚组元,Nb芯丝中未反应Nb面积的比例逐步减少,热处理后生成的Nb3Sn超导相的数
We report the fluorin doped on the fabrication and superconductivity of the iron-based arsenic oxide SmO1-xFヤFeAs(ヤ∶x) compound. The fluorin over-dope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
Persistent current (PC) operation test was done in an MgB2 magnet with two high jc joints and a superconducting switch. The test was a demonstration to the MgB2 magnets designed for a test magnetic re
The stability of screw dislocations inside a nanoscale cylindrical inhomogeneity with interface stress is analyzed. The critical radius of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screw dislocation stability in the n
本文通过快速凝固方法制备了宽1-2 mm、厚约20μm的钴基非晶条带,并通过可控磁场退火调节其微观相结构、磁性能和电性能,同时对不同处理条件下条带的巨磁阻抗效应与其内在的微观相结构、磁性能和电性能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从而优化其巨磁阻抗效应(GMI)。结果表明对非晶条带在450℃退火30分钟,可以获得优异的GMI效应,此时合金条带的微观相结构为超精细纳米晶合金。该纳米晶合金的微观相结构特点是以晶粒间
基于大块非晶在过冷液相区间热塑性成形好的特点,本文选择铜基非晶Cu40Zr44Ag8Al8和铜合金,通过挤压成形工艺,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在703K温度下进行挤压,能够稳定地获得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的棒材。通过光学金相(O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维氏硬度(Hv)对挤压变形前后芯部非晶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芯部非晶在挤压前期呈不均匀分
本文研究了微量元素的种类与添加量对Cu55Zr38Al7铜基块体金属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添加2at%的Ag、Ti、Y或Nd都可以提高Cu55Zr38Al7的玻璃形成能力;6at.%的Ag替代Cu,玻璃棒的临界直径可从2mm增加到4mm;而同时复合添加2at.%的Ag和Y也可以明显提高Cu55Zr38Al7的玻璃形成能力。因此,替代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或者扩大合金系的原子尺寸范围对提高玻璃形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试样直径和高径比对三种镁基块体金属玻璃Mg65Cu25Gd10、Mg65Cu20Ni5Gd10和Mg75Ni10Gd10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结合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和断口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表明,镁基块体金属玻璃Mg65Cu25Gd10、Mg65Cu20Ni5Gd10和Mg75Ni10Gd10在压缩条件下可在三个不同的变形阶段发生断裂:第一个是弹性变形阶段,在此变形阶段都以解理方式断裂,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三维原子探针(3DAP)等方法研究了Ru含量(0, 1.5,3 wt%)对单晶高温合金中γ′相的析出及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u含量的增加,铸态γ′相尺寸略有减小;γ′相的析出温度略有降低。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获得的γ′相尺寸都随Ru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三维原子探针结果表明Ru的加入使γ′相中的Re、Mo等基体富集元素的浓度增加。在
本文研究了5052铝合金与AZ31镁合金的异种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并采用光学金相、SEM、XRD等手段对5052/AZ31接头组织进行了分析。焊接将6mm厚度5052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板材分别放在前进侧与后退侧,异种焊缝的焊缝形成区间较窄,仅在600rpm/40mm/min工艺下得到无明显缺陷的焊缝。SEM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区组织出现复杂的两相交叠的层片状组织,层片间距离分布不均匀。通过EDS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