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敏感区绿色公路低碳技术决策体系研究及应用

来源 :第二届全国绿色公路发展技术交流会暨长白山区鹤大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白山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并属于季节性冰冻区域,在这样敏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结合自身需求建设绿色公路的过程中,低碳技术的选择需从技术性、经济性、生态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本文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LCA),在综合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基础上,进行了低碳技术评价指标的选择,并构建了低碳技术决策指标体系.随后将该体系应用于鹤大高速绿色公路主题性项目中沥青拌和技术的选择,结果表明,在经济性与生态环保方面,温拌沥青技术相比热拌沥青技术具有一定优势,综合考虑推荐该地区选用温拌沥青技术.通过这一应用实例可以看出,此决策指标体系能够综合且量化地对低碳技术进行决策,改变对低碳技术主观、定性判定的现状.
其他文献
针对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车辆位置、车速等信息是施工单位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结合通信技术、智能手机等的系统,对车辆牌照、车辆进出场进行监控,
中交一航局承建的鹤大高速小沟岭(黑吉界)至抚松段ZT08标段项目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附近,该区域冬季时间长、温度低、季节性温差大、冬季最低温度达到-30℃以下,如果保温
会议
国家一直倡导使用清洁能源,而工程建设中传统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多数以燃烧柴油、重油为主,大气污染严重,本文重点介绍了使用优质、高效、安全、洁净的天然气取代重油和柴油作
结合项目特点,从标志设置的根本目的出发,对指路标志信息选取、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标志设计的优化,体现了"安全、以人为本、环保、舒适"的公路建设理念,注重公路出行的安全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居住类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下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从建筑耗热量指标、建筑体型系数、建筑围护结构构造优化等方面提出了严寒地区居住类建筑节能率达
随着我国高山寒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施工条件也随之越来越恶劣,能否安全可靠地提供电力对高速公路施工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鹤大二标集中供电为例,通过对其施工期集
根据隧道机电用电设施分布特点,结合鹤大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对智慧供电原理及常规供电方案原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将分布式智慧供电方式应用于鹤大高速公路运营用电的可行
本文结合长白山敏感区地区特点,从季冻区气候、乡土资源、生态敏感区、外部政策方面分析了公路建设特征及原则.基于特征分析和现状调研,从强制项、一般项和加分项三个层次提
通过分析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的特点,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材料和节能措施等方面对满足公共建筑节能65%的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
在介绍了沥青路面信息化管控技术及应用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沥青路面施工信息化管控的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不仅有利于提高信息化管控效益,进一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