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H/S结直肠癌的差异表达分子及MSI-H结直肠癌患者良好预后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结直肠癌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高频微卫星不稳定(High-frequenc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与低频微卫星不稳定(Low-frequenc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L)及稳定型(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相比分化较差,却有相对较好的预后,其潜在机制尚不明了。而由于缺乏有效的MSI结直肠癌细胞及动物模型,使得目前国际上大部分对于MSI-H结直肠癌的免疫学特性及其治疗的研究只是局限在临床样本的研究,不能对其生物学特性、与治疗之间的关系及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我们根据肿瘤异质性,利用单克隆化技术,对MSI-H的结直肠癌细胞LS180、LS174T、HCT116进行单克隆化,并筛选出MSS的细胞群体,从而在体外建立了同一细胞来源的MSI-H/S细胞模型,分别为:LS180-MSI-H/LS180-MSS、LS174T-MSI-H/LS174T-MSS、HCT116-MSI-H/HCT116-MSS。三组MSI-H/S结直肠癌细胞模型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分析结果显示癌睾丸抗原NY-ESO-2在MSI-H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明显高于MSS细胞。NY-ESO-2体外致敏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能够诱导出抗原肽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其对于LS180-MSI-H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LS180-MSS细胞。将NY-ESO-2致敏的HLA-A2/Kb转基因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免疫同系小鼠,发现其脾细胞经体外抗原再刺激后可以诱导出抗原肽特异性的CTL,且对于LS180-MSI-H的杀伤能力明显高于LS180-MSS细胞。对负荷LS180-MSI-H肿瘤细胞的裸鼠过继回输NY-ESO-2致敏的DC免疫的HLA-A2/K~b转基因小鼠的脾细胞,发现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我们收集并分析了186例CRC患者的肿瘤组织切片,63例MSI-H患者中有39例为NYESO-2阳性,阳性率为61.9%,明显高于MSS患者中的NY-ESO-2阳性比例(47/123,38.21%)(P=0.0022)。NYESO-2~+MSI-H患者的三年生存率为80.96%,也明显的高于NY-ESO-2-的MSI-H患者(46.05%)(P=0.0109)。综上所述,MSI-H CRC患者高表达肿瘤相关抗原NY-ESO-2,并与该群患者较好的预后密切相关,提示该群患者体内的抗原免疫原性更好,更易于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进而改善了其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几年前,美籍华人学者徐贲给我们带来“公共说理”这一新的概念,引发了不少学者对“公共说理写作”方向的探索。也有部分学者尝试将公共说理能力与中小学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结
电压质量与无功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惠州电网无功及电压工作情况的分析,浅析当前无功及电压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无功及电压工作的建议。
<正>过了夏至,日头一天比一天毒,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离开空调,人变得又闷又慌,像失却了空气似的。前不久,偷得一日闲,走进了皖南的一个小山庄。这里像另一个世界,四处是绿色的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水凝胶是一类能被水溶胀但不溶于水的、高含水量三维网络结构软物质体系。根据交联点的不同,水凝胶可分为化学水凝胶和物理水凝胶(也即超分子水凝胶)。由于物理水凝胶中的非
近年来,青藏铁路公司始终把安全优质供暖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注重职工政治理论和技术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优化供暖结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日常管理和
元杂剧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其中涉及到魂、梦现象描写的部分在整个杂剧作品中具有突出、鲜明的特色。它在元杂剧中占有的比重几乎可以达到四分之一,将此部分杂剧单独进行研究,对于细化元杂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杂剧中涉及的魂、梦现象也是我国梦文化中的一部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对我国梦文学的研究添砖加瓦。本章内容的研究重点就是这样一些含有魂、梦现象的元杂剧作品,先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