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记忆检测的记忆机制

来源 :第二届全国心理测试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88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记忆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这一技术所运用的记忆心理学理论探讨一直是此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被测人记忆中是否存在犯罪相关信息。犯罪记忆检测技术正是运用了记忆心理学中,有关记忆存储与提取的原理来解释犯罪嫌疑人能否对相关刺激做出特异性反应。因此,本文就犯罪记忆检测的记忆机制,包括特殊脚本、再认、工作记忆和定向反应,浅谈对这一技术的理论理解。
其他文献
犯罪分子实施杀人犯罪行为的结果必然会使犯罪现场上的客观事物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变异是研究犯罪现场的关键所在,也是编制GKT目标问题的依据。杀人案件现场是现场勘查人
会议
目的探讨推拉动作对脑血管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推拉效应的+ Gz 下降机制。方法10 名被试者在旋转床上经受“直立位( + 1Gz) - 倒立位( - 1Gz) - 直立位( + 1Gz)”的模拟推拉动作,采用经颅多谱勒(TCD) 技术监测分
本文结合成功“命案”对准绳问题测试(CQT)中多主题测试及单主题测试的应用时机及对多主题准绳测试的数据分析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在系统调查测试里如何灵活运用CQT测试从
心理测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公安机关刑事侦查中开始使用、九十年代中期推广使用,侦破了大批疑难刑事案件。近几年,随着法制的日益完善,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实战中
会议
2005年3月在上海相继发生了二起杀妻案,这二起案件的性质、动机等有众多的相似之处。但心理测试的效度却不尽相同,其中成功一例,不甚成功一例。其中林宝才案件的杀人分尸碎尸的
心理测试技术作为新兴的,高科技的辅助刑侦办案的手段在犯罪心理测试和司法心理测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正日益成为刑侦办案和司法办案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辅助办案的技术
会议
日常的心理测试中,测试人员重测试,轻谈话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各类文章里,常有对测前谈话的论述,却少见对测后谈话的涉及。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对测后谈话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以期与
本文描述了心理测试中受测人的皮电谱线出现锯齿波的现象,对此种锯齿波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案例对这种波形在测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吸毒人员(包括脱毒人员和未脱毒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吸毒人员为维持吸食毒品的经济来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治安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心理测试技术作为
会议
准绳测试法适用范围比较宽泛,在心理测试技术的方法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得比较深入,争议问题也比较多,而关于时间隔离词的对立就是诸多争议之一。这种争议主要集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