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血单核细胞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mRNA扩增对肝癌诊断与转移监测的价值

来源 :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信使核糖核酸(GPC-3 mRNA)表达及对肝癌诊断与转移监测价值。方法:收集住院肝病患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制备总RNA,经逆转录合成GPC-3 cDNA,以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分析其对肝癌诊断与监测价值。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中GPC-3mRNA阳性仅见肝癌患者,55例肝癌中39例阳性(70.91%);肝硬化、肝炎、转移}生肝癌、非肝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未检出阳性(P<0.001)。外周血GPC-3 mRNA阳性表达与HBsAg阳性、肝癌的TNM分期、门脉癌栓及伴肝外转移显著相关(P<0.001),与瘤体直径、数目、AFP浓度及分化程度间无明显相关(P>0.05);与血AFP浓度可互补诊断,提高诊断肝癌阳性率。结论:循环血GPC-3 mRNA分析,有助于肝癌诊断和肝外转移监测,对AFP阴性肝癌具互补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CHBC)作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避免病情向失代偿期肝硬化(DHBC)和肝细胞癌(HCC)发展。方法:共收集11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对在各例患者中同时使用超声影象未发现肝硬化与使用实时定量PCR(RQPCR)未检测出HBV DNA者,再应用磁共振成象(MRI)和高敏的实时定量PCR(HSRQPCR)法进一步筛查可能漏诊的CHBC患者。结果:在113例有肝功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活化、胶原分泌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PPAR γ抑制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设立10μmol/L罗格列酮组、GW9662加10μmo1/L罗格列酮组、GW9662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实验(MTT)测定细胞增殖的情况;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的I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探讨NF-kB信号通路在其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和Westem blot分别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三种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RAGE表达水平的差异,并选取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HCCLM3,采用体外SiRNA干扰、外源加入RAGE抗体及sRAGE蛋白方法进行干预,运用MTT法检测HCCLM
目的:评价肿瘤干细胞标志CD133与多种实体瘤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收集研究CD133与肿瘤预后研究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效应指标HR(Hazard mdio)进行定量综合,明确CD133是否为实体瘤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2篇符合要求的文献,纳入患者的总数为1859例。合并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133阳性表达的患者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临床与病理确诊的cHB并NAFLD患者8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47例CHB患者为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BMI、TC、TG和CHB并NAFLD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B
目的:分析诱发急性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临床特点及提高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药物性肝炎,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导致急性药物性肝炎药物以抗结核药物最常见,占29.4%(20/68);其次,中药占25.0%(17/68);抗生素类药物占14.7%(10/68)。临床类型中肝细胞损伤型占30.9%(21/68)、胆汁淤滞型占52.9%(36/68)、混合型占16.2%
目的:探讨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为NAFL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肝病中心住院的102例男性NAFLD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23例男性正常人为非NAFLD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与男性NAFLD的相
目的:总结快速肝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和处置措施。方法:通过术前认真评估患者肝功能状态及出、凝血机制,健康教育指导,B超定位,尔后运用进口Magnum 16 G一次性肝穿刺活检针,常规操作一秒钟快速穿刺,术后局部加压包扎平卧,监测生命体征6h。结果:300例经上述穿刺,成功298例,成功率为99%。1例送检为脂肪组织,进行了第2次重复穿刺,l例送检结果报告为膈肌与少量肺组织。术后局部疼痛54例,占18
目的:探讨临界视觉闪烁频率(CFF)对肝衰竭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早期干预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临界视觉闪烁频率仪对慢性肝衰竭58例,慢加急性肝衰竭22例,正常志愿者40例进行检测并记录CFF值并进行比较,分析CFF值与血氨、MELD评分等的相关关系。同时将CFF值小于37 Hz的可能患有轻微肝性脑病患者42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干预治疗和无干预常规治疗对
目的:结合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式(MELD)评分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内毒素和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对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24例,在人院24 h内测定他们的炎症指标、肝肾功能,进行MELD评分,并留取患者当日血清,集中测定内毒素、PCT、C-反应蛋白(CRP)。在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根据他们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