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影像研究

来源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7年推拿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寰枢关节在解剖与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寰枢关节紊乱的诊断往往采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目前寰枢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存在一定分歧,且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寰枢关节紊乱是不恰当的,必须采用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结合的方法才能确诊本病.本文就近些年对于该疾病的影像及临床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积极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等过程,SOCS3作为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负反馈调节因子对该通路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SOCS3-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与慢性脑缺血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关于该信号转导通路与脑缺血损伤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关系以及该通路发挥作用的具体靶点的研究尚不够明确.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学习以探讨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所致指下位移感的有无与即刻镇痛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40例,通过观察指下位移感与疼痛改善程度两个观察指标,对即刻镇痛疗效进行评估并分析指下位移感的有无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按疗效标准治疗1次后的疗效为即刻镇痛疗效,其中有位移感且有效的有33例,有位移感且无效的有4例,无位移感且有效的有2例,无位移感且无效的有1例;有位移感患者与无
目的:检索近年来国内外量表在颈椎病推拿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进行总结和分类,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在量表选取方面提供参考,进一步实现量表使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输入关键词“颈椎病推拿”和“量表”进行标准检索,对检索到文献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关于颈椎病量表评分与疼痛评价的文献.结论:目前使用量表较多,依据颈椎病类型的差异,选择相应的量表便于发现推拿治疗前后的治疗差值.
目的:为了确切观察针灸法与牵引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将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双盲随机分组法分成3组,每组60例:a组(毫针治疗组)、b组(牵引加推拿组)、c组(单纯牵引对照组).分别治疗10次,10次后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对比发现,a、b组分别与c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表明针刺法和牵引加推拿手法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
目的:观察脊柱平衡推拿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该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脊柱平衡推拿治疗;对照组用牵引治疗结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经2个疗程治疗后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恢复率优28例,良7例,可8例,差3例,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恢复率优
目的:评价侧旋提推整脊正骨法结合传统功法五禽戏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后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77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38例运用侧旋提推整脊正骨法配合后期五禽戏功能锻炼,对照组39例仅运用侧旋提推整脊正骨法,治疗前后、6个月后运用McGill疼痛询问表(SF-MPQ)测量下列疼痛分级指数(PRI)总分、PRI感觉分、PRI情绪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及视觉模拟量
目的:观察隔姜药物铺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隔姜药物铺灸配合推拿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药物铺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寒湿腰痛为临床常见腰痛类型,单纯手法处理局部疼痛部位疗效欠佳,病情易反复,配合经典方剂肾着汤,也常不能取得满意疗效.笔者临床中发现,推拿八髎穴结合九味羌活汤治疗寒湿腰痛效果显著,起效迅捷,临床反应良好.
目的:探讨隔物灸敷贴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隔物灸敷贴配合手法治疗组与常规手法治疗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手法治疗.疗程均为10次.结果:两组疗效及神经肌电生理变化,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隔物灸敷贴结合手法治疗腰突症患者神经传导功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并可缩短疗程.
本文主要介绍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颈椎、胸椎、腰椎拉伸手法,对于脊柱固有肌肉的痉挛干预有明显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