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07-煤油萃取稀土过程有机相损失及硫酸铝混凝法从萃余水相除油

来源 :江西省稀土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萃取法从低浓度稀土溶液中回收稀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有机相的水溶和乳化损失并确实降低萃余水相的油含量.本研究建立了萃余水相中煤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并用于研究P507—煤油萃取稀土时萃余水相的油含量随相比A/O、振荡时间、振荡强度、分相时间的变化,评价了混凝—沉淀法去除水中油的效果及随主要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萃余水相油含量随A/O的减小和分相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其他条件影响不大;确定了常温下以Al2(SO4)3作为混凝剂的混凝—沉淀法去除水中油的最佳条件是:进水pH在9-10之间、Al2(SO4)3投加量9.0mg/L、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90s,静置30min.此时,萃余水相中油含量可由450mg/L去除到63.0mg/L,去除率为85.90%.
其他文献
铜绿山选矿新系统投产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调试,铁精矿品位始终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过对现场磁选流程考查分析及流程结构优化试验探索,提出磁选流程优化方案,将铁精矿品位由60.20%提高至65%以上.
监控平台软件是基于网络的全数字化的信息传输和管理系统,属于第三代开放式技术的综合网络监控产品.它结合了现代音、视频压缩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理念,将不同客户的需求以组件模块的方式实现;以网络集中管理和网络传输为核心,完成信息采集、传输、控制、管理和储存的全过程,能够架构在各种专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之上,超视科技与市场主流硬件厂商配合,兼容多种
随着铜绿山选矿新系统试运行趋于正常,台时处理量由140t/h逐渐增加后,生产中逐步显现一些问题,选铜指标出现明显下滑,大部分在88.5%-91.7%之间波动.通过查找分析,对磨矿、分级、浮选工艺进行优化,技术指标得到了稳步提升,台时处理量由原来的140t/h提高到187t/h,选铜回收率提高到92.70%以上,初步实现了达产达标.
庙沟铁矿针对原有选矿工艺存在的不足,进行大量实验研究,采用悬浮干选、塔磨机细磨、淘洗机精选等先进技术对选矿工艺进行"提铁降硅"优化及升级改造,投资7071万元.铁精矿品位由65.0%提升到66.5%以上,SiO2含量由最高7.8%下降到6.0%以下,每年获经济效益6287万元.
河钢集团司家营研山铁矿建立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利用动态监测仪对尾矿库的浸润线、坝体位移、库水位、干滩长度、降雨量等实时安全监测,从宏观上实时控制、监督、指挥调度,微观上实时监控尾矿库的安全运行,从安全监测技术上和安全管理上消除尾矿库的安全隐患.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铜绿山矿地下开采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生产工艺.但在近年来,随着井下开采环境的不断变化,采矿面临着新的技术难题.传统采矿工艺方法在一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不宜采用、充填质量不能与变化的市场经济效益相匹配引起资源价值流失等等.这些的问题制约着矿山的后续发展,某铜矿不断实践,铜绿山矿采矿效率依然不是很高,目前正在试验分段崩落、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并逐步扩大中深孔采矿方法比例以提高采
针对尾矿干堆技术在铜山口铜矿的应用,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试、认真分析、总结,以及借鉴外单位成功的经验,参考相关资料,根据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关的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遇到的很多、很实际的问题.使高频脱水筛的筛上产率达到60%左右,筛上产品水分在18%左右,压滤滤饼水分在18%左右.
为了研究某铁矿石不同给矿含水率对高压辊磨机辊压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将原料分别在不同的给矿含水率(3%、5%、7%)下进行高压辊磨机3mm开路试验和闭路循环试验.通过对产品粒度的分析,当给矿含水率分别为5%和7%时,其挤压后的物料的粒度分布大致相同,闭路试验混合料中-3mm的含量分别为44.98%和45.16%,而当给矿含水率为3%时,其挤压后的物料粒度略细于5%和7%给矿含水率下挤压后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建筑行业迎来鼎盛期,大量的建材被投入使用.但是与此同时,传统建材消耗大量天然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人们对绿色建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根据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点,提出落实政策标准,加大打击力度.十三五以来,我国绿色建材标准制度的出台频率可谓逐年增长,这表明了国家和政府发展绿色建材的决心和信心。加大宣传力度,使“绿色”意识深入人心。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相关理论,讨论适合庙沟铁矿地质情况的地质模型,指出随着矿床的纵向开采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不断完善矿床地质资料。开采对象的数字化是对矿床形态的准确描述。地质建模数字化技术以地质技术为基础,通过钻孔、探槽、取样等地质勘探手段获得描述矿体数量、质量和赋存形态的数据,采用三维地质学建模技术、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建立三维矿床模型,不但可为地质连释的更新与优化提供一个更加方便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