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低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

来源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暴雨的形成机制和揭示暴雨的成因,采用常规报文资料作为初始场,运用改进的中尺度REM模式,对2012年7月13-14日的一次武汉低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是一次典型的梅雨锋暴雨,南支槽前和稳定的副高西北侧西南暖湿空气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输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低涡东移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尺度暴雨模式对降水场模拟结果同实况基本接近,模式对暴雨的位置、强度、中心都有较好的模拟;物理量的分布对梅雨锋暴雨的发生、落区有较强的指示性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霾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灾害性天气.本文以气象和环保开展合作为契机,联合开展霾与清洁天气气象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比分析2013年12月23-25日霾天气过程与2012年12月27-29日清洁天气过程,发现;(1)23-25日霾天气过程,500hPa中纬度环流偏平,宿迁地区受西北偏西气流控制;850hPa多为偏北风场,有反气旋环流影响;海平面气压场冷空气势力偏弱、偏北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导风资料、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8月20日和2013年8月16日两场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是在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有利的环流形势下,高低空藕合的情况下发生的;8.20暴雨低空高温高湿气流被抬升,冷空气下沉,触发潜在不稳定能量释放,是温带气旋生形势,而8.16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