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期齐鲁医家及其针灸成就浅谈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针灸诊治理论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金元时期齐鲁医家众多、著作众多,在针灸学方面多有成就,并有独特的见解和学说,如钱乙治疗小儿病时常采用灸法;董汲治疗脚气病除方剂外也推崇针灸;张从正擅长刺络放血;马丹阳总结常用腧穴主治要点,而窦汉卿习用"流注八穴";李东垣取背俞治外感、腹募治内伤,设立"同精导气法"与"导气同精法";朱丹溪补充了十二经脉病候,提出了合生见证说,对经络病候学与经络诊断学有所补充和完善;滑寿首次将十二经和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脉.在山东针灸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对于这些齐鲁医家的针灸学术成就应当加以挖掘、继承和发扬.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检测脑疲劳的客观方法以及研究磁刺激穴位是否能缓解脑疲劳,本文建立了连续4小时阅读英文科技论文的脑疲劳模型.采用听觉oddball范式提取了事件相关电位(ERPs)中的失
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临床研究,基本弄清了这一危害人类健康范围最广、数量最大、影响社会出工率最多的疾病的有关问题。通过对已有的各种病理学说的
目的:检测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后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变化. 方法:1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疗法干预,共3周.张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共同组织主办的"2016年中医药防治疼痛及相关性神经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在香港大学圆满举行.大会共分为四个部分交流讨论了12个
针灸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素问》,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因其操作简单而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针灸治未病的作用机制在于
针刺疗法的治疗手段、基本方法和作用原理,是以针具刺激体表而产生效应,其特征颇似叩钟而鸣.本文以此为喻,以理解和思考针刺疗法的一些基本且重要的问题.简言针刺治病的一般
目的:初步探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十二脉》《别脉》的特点与价值.方法:采用文献学整理研究方法对目前辨识出的《十二脉》《别脉》52支医简的形制概况、行文体例、内容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探讨古代灸法操作技术.古人根据艾炷大小、施灸壮数的多少、灸时病者的感觉及灸后出现的反应来判断用灸剂量.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是凭医者自身经验而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大敌,而老年人又是癌症的高发人群.癌症发病率从40岁以后就是指数增长、岁数越大,免疫系统越弱,对癌细胞清除能力减弱,所以老年人容易得癌症,严重威胁着老年
本文介绍了疲、酸、胀等的感觉,警示你亚健康的状态,需要引起重视,避免更严重的扩展,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些常用来形容身体不适的词语,并揭秘它们与身体疾病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