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讀舆中國古典詩歌的闡釋問题--以白居易、李商隱的兩首詩歌爲例

来源 :新世纪中华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123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阐释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异文、声律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会直接关涉到对古典诗歌艺术的理解.本文以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李商隐《隋宫》这两首作品为例,意在说明文本细读在古典诗歌阐释过程中的价值及其意义.
其他文献
在文学史上,白居易是一位高产作家。为了系统梳理白居易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必要全面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本书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陈友琴《白居资料新编》基础上,结合近半个世纪以来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新成果,扩充增订而成。阅读和考察前人在白居易研究领域留下的足迹,相信会对今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王肃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经学家,其经学著述在当时影响颇大.在《诗经》学注释方面,他继承了《诗经》的古文传统,又能创发新义,解《诗》思想解放.王肃解《诗》的鲜明特色,正是时代特点在王肃解《诗》中的反映.这是三国时期儒学衰微、老庄思想抬头、文学观念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界陆续编撰了一批古代诗文别集与总集目录,从汉魏六朝人诗文集到清人别集均有所涉及,其中反映唐宋时代作家诗文集的目录有十多部,如《唐集叙录》、《宋人别集叙录》等,均是解题式的古代文学书目,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编纂的唐宋诗文集目录进行一些梳理考察,以期对这一时期唐宋文学目录学的研究发展做出总结探讨.
自隋唐至今,普遍存在着误把"翰海"作"瀚海"的现象.《辞源》对"瀚",及"瀚海"本源的考释存在着疏漏."翰海"源出《史记》,本义为"北海";"瀚海"后出,源出《三国志》,本义是"东海中的一片海域."从文字发展的情况看,"翰"字早出而"瀚"字晚出,人们对"瀚海"原初的意义了解甚少,导致在使用"翰海"一词时误用"瀚"字代替"翰"字,这种普遍的误用使得"瀚海"的本义湮没无闻.《辞源》的编纂者应该注意到这
梁武帝《会三教诗》在南北朝文化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学界对于此诗的基本问题存在一些不合适的评判.本文据智藏卒年推断诗作撰年,从撰写背景解析诗作与史实的矛盾,参照智藏和诗证明诗作之目的不是宣扬儒道同源于佛,而是三教同归于善.
南宋中期的骚体创作,是随着楚辞学的发展而勃然兴起的,因此,所表达的思想与对屈骚传统的解读密切相关.屈原的圣贤化倾向使得文人们更重视屈原在忠君方面的价值,而对其发愤抒情精神有所扬弃;其对现实的慷慨悲歌,在当时文人的解读中注入了道德使命感;屈骚在表现高洁脱俗境界方面的价值也为文人们所重视.可以说,楚辞在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现高雅境界以及浪漫境界方面的价值得到深入开掘,屈骚传统在人们的创作中,折射出层次
文章阐述了《文选》的经典意义,介绍了解读《文选》的途径,从李善辑注、李善独注、五臣注、《文选集注》、佚名古注等多方面论述了《旧注辑存》的编纂。通过这种排比研读,学者有机会走进经典,体味经典,或许从中可以探寻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天的文学经典的创作,提供若干有意义的借鉴。
会议
皮日休继承韩愈对孟子的尊崇,上书《请孟子为学科》,为提升孟子的地位大声呐喊.他发挥孟子的民本思想,以寒士的身份,歌颂古代的圣贤,为帝王设置出安民的标准;他尊儒崇教,重视社会教化和士人身心修养,提出了十分具体的修身养性理论,是对孟子心性学说的一次极大拓展.皮日休树立起孟子和韩愈这两面旗帜,是期望借助封建帝国的制度层面,以实现他用圣人之学教化天下,经世救国的理想.皮日休的孟学思想,让他成为了孟学发展史
林语堂(1895-1976)是当代世界大师级著名人物。他有着广阔的亚、美、欧三洲的知识背景,并力图将三者精髓有效地融为一体。尽管他一直强调自己的问题根源,但他的生命哲学却有着更广泛的世界视野。林语堂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由于多年的指教生涯,林语堂对学校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解,并对当代教育把记忆、重复作为学生升学标准的制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他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独立的人格。他反对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