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RPH和TRmm3B42在青藏高原及其以东的四川盆地暖季小时尺度降水分析中可用性评估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dov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把CMORPH 、TRMM 3B42 卫星降水资料与中国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及其东侧的四川盆地暖季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数、降水强度空间分布和分级降水量、降水频数比较以及降水日变化等方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反映平均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数和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来看,两套卫星资料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表现结果。比较平均小时降水量,CMORPH 在四川盆地与测站一致,而TRMM 3B42 在高原和高原-盆地过渡区域与测站一致;比较平均小时降水频数,CMORPH 高估降水频数,而TRMM 3B42 低估降水频数;比较平均小时降水强度,CMORPH 在高原以及高原-盆地过渡区域与测站一致,而TRMM 3B42 则整体偏强。(2)两套卫星降水资料反映不同降水强度等级的降水量和降水频数与测站降水资料总体上比较接近,在四川盆地,2-5mm 的降水对总降水量的贡献最大,而在高原地区,总降水量主要来自于2-5mm 以下的降水过程。(3)两套卫星资料与测站资料在四川盆地反映日变化特征较为一致,降水峰值集中在午夜至凌晨,但在高原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测站降水峰值出现在夜间,而卫星资料则在傍晚。高原上这种卫星资料峰值提前的现象可能与卫星获得降水的原理有关,也可能与测站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如高原地面测站常常处于山谷地区,受地形引发局地环流影响易于夜间降水。另外,卫星资料可以较好地反映出高原不同下垫面降水峰值的差异,即高原的山谷地区降水峰值出现在傍晚前后,而高山地区则集中在夜间至凌晨。
其他文献
利用宿州站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的草温、地温、气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在不同下垫面环境下三者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年平均值,地温>草温>气温;②极端最高温度中,地温>草温>气温;极端最低温度中,草温<地温<气温;③地温的日变化幅度和年变化幅度最大,草温次之,气温最小。
利用Visual Basic 6.0语言、Access数据库技术自动对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月基本数据文件、台站参数库文件、气象报文文件等文件的读取,实时进行数据质量监控、数据上传监控、气象上传监控与提醒,以及飑的自动判别、航空报现在天气电码的自动编写、降雨提醒、暴雨提醒等特殊功能,具有提示、报警功能,对基层台站的测报工作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利用2009年MODIS卫星遥感资料,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和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法监测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面积及其暴发的强度,分析2009年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特征;同时利用巢湖周边多要素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蓝藻生长和暴发期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9年卫星遥感监测到巢湖蓝藻暴发的日期分布在6-11月,其中10月份卫星监测到暴发的次数最多,达到10次。巢湖西半湖为蓝藻暴发的高发区域,而且
在总结全省水利信息化发展成就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问题和发展的瓶颈所在,针对性地提出了全省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建设原则、发展目标和方向,重点就下一步全省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针对江苏省水稻品种繁多、生长季长短不一、发育期出现时间不一致等问题,经过统计分析将水稻生育期分为拔节-孕穗(7 月下旬-8 月中旬)和抽穗-乳熟(8 月下旬-9 月下旬)两个关键期,定义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气象学指标为日平均气温≥30 ℃和日最高气温≥35 ℃连续出现3d 及以上,并按时间长短划分等级;同时根据水稻生育期资料分析和水稻生理状况对温度的响应两方面,把连续2d 及以上最高气温≥37 ℃的
根据西安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周围23 个气象台站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了1961-2009 年西安市太阳总辐射资料时间序列,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全市分为3 个区,采取滑动t 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安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太阳总辐射具有西部多、东部次之、中部少的分布特征;1961 一2009 年呈波段减少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2.01 %/l0a ,其中1
利用青岛市2008、2009 年L 波段逐日探空资料,详细分析青岛低空逆温特点,得出:青岛市四季均有低空逆温出现,早晨和傍晚均是春季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20.2%、19.3%,其次是冬季,早晨夏季出现的最少,频率为14.4%,傍晚秋季出现的最少,频率为14.1%;除夏季外,春秋冬季均是早上逆温出现频率大于傍晚;接地逆温层平均厚度早晨小于傍晚,分别为247.4m、256.8m,脱地逆温层平均厚度早
文章从我国校园气象科普创作现状入手,通过对校园气象科普发展过程和现时态势的分析, 引发了对新时期校园气象科普创作的初步思考,并对繁荣新时期校园气象科普创作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系统是保定市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采用 vb.net+sqlserver+acess 语言编写。它涵盖了保定市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值班管理、气象灾害应急人员管理、启动与响应预案、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气象灾害应急参数的设置等五大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又包含若干分支,基本实现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流程一体化,体现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
开展“两个体系”建设是强化基层公共气象服务职能、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需要,是推动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做大做强基层气象部门的需要,是政府对气象部门切实发挥服务“三农”职能作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中国气象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商丘市气象局为贯彻落实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要求,参照中国气象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