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茜草长江大桥矮塔斜拉桥施工技术

来源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un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泸州茜草大桥是跨越长江的第一座矮塔斜拉桥,其主跨跨径为目前同类型矮塔斜拉桥中居全国第二.两个主塔基础均位于长江水深流急的河床中,主梁宽度较宽,主塔基础和主梁施工工艺复杂;主塔因设计为矮塔,施工较为简单. 本文主要介绍主塔基础和主梁挂篮施工关键技术.在挂篮设计中,主承重系统为挂篮设计中最重要的部件,直接关系挂篮悬臂施工的成败。根据本桥的箱梁特点和工地上的实际情况,挂篮主承重系统采用了三角斜拉式.挂篮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荷载通过吊杆传至挂篮主纵梁上,斜拉带的拉力在逐步增大,此时主纵梁的负弯矩在增加,使挂篮主纵梁预加的正弯矩逐渐减小,当荷载达到最大荷载值时,纵梁内的弯矩总和接近为零,主纵梁变成了以轴心受压构件为主。利用该原理避免了最大弯矩和最大轴力同时出现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下。因而传统三角斜拉式挂篮以两项力学指标控制的主纵梁截面就变成了轴力控制设计,因而在相同主纵梁截断面下,可大大提高挂篮承载力。通过此项技术,结合主桥箱梁断面形式,将原先挂篮设计的四根主纵梁优化为三根主纵梁。挂篮自重也由原来设计的220t优化为190t左右,大幅度地减轻挂篮自重,满足了设计上对挂篮自重的要求。重新设计了行走时的锚固系统,采用两组滚轮的方式来解决挂篮行走的难题。一组托轮置于已浇梁段的轨道上,支承挂篮主纵梁底面,一组反压轮压住挂篮主纵梁顶面,并通过锚固系统锚固混凝土箱梁上,满足挂篮连续行走的需要。
其他文献
在富水软土繁华城市交通节点满足2条快速路的有效对接,达到"高效利用地下空间,最大化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可采用桥梁、地面道路、地下三层立交隧道的设计思路,即地上、地下五层交通,实现了有限空间内城市道路交通、地铁交通的协调设计.其中双层主线隧道、匝道隧道的无缝对接充分体现了安全、经济的目标,实现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节约造价,用地,节能环保.同时,通过主隧道与匝道隧道之间的交叉口节点结构体系力学特性研
本文以南港车站地下化工程为例,说明连续壁与挡土支撑系统对紧邻捷运潜盾隧道安全与维持列车营运的设计考虑,以及面对横挡与柱位冲突及既有地下障碍物如地下室与基桩的施工对策。尤其可贵的是,本工程于施工中仍不断针对基地与施工现况,进行原设计之回馈检讨,最后在业主、设计/监造单位及施工包商共同努力下,于要求时程内完工通车,顺利完成台北地区另一座台铁、高铁与捷运三铁共构之车站,为台北市区铁路地下化工程画下一个完
台湾为提供东部地区安全永续的运输廊道,积极推动台九线改善苏澳一清水路段计划,基于尽可能抑低施工过程突发性涌水造成的施工风险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期推动初期即展开了山岳隧道突发性巨量涌水调查、防治与紧急因应对策课题研究,研拟具体的开挖面前进探查、地下水状况自于、潮、湿、滴水至流水状态的探查与监测双管齐下策略,配合预防胜于抢灾的观点,提出预灌浆对策超前主动因应,并预先设想各项策略实施前后隧道开挖面涌
特高压电缆洞道在台湾已陆续兴建中,本案例系位于高度敏感的科技工业科学园区内,设计上须考虑潜盾机的掘进震动控制、线形优化、园区内既有管线的限制、地盘改良灌浆范围及量体的优化、机电设施接口的整合及未来电缆延放的功能需求等.本工程基本设计经统包商现地补充调查后,进行整体线型及直井配置的全面修正,方得以顺利进行后续的统包细部设计及施工作业.本工程潜盾环片采1.2 m长设计,潜盾洞道内径分为6m及4.6 m
本文探讨大型洞室位于台湾中部山区大甲溪右岸约50 m之山腹内,开挖尺寸约长49.0 m,宽19.6 m、高18.0 m,最大岩覆约70 m.根据地质调查结果显示,本区域岩盘主要以板岩为主,有2~3组节理发育,岩盘破碎,岩心品质(RQD)多小于20且局部夹有剪裂破碎带,整体而言,依CSIR岩盘分类法应属Ⅳ~Ⅴ类岩盘.洞室之支撑设计采挪威岩盘质量(Q值)法进行,计算开挖后所需之支撑压力,据以进行支撑工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导致结构破坏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对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来控制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同时采用远程测控系统对阴极保护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本文分析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原理,阐述了混凝土结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及调试运行过程.阴极保护系统严格遵照相关标准及设计规范,并遵循ISO 9001标准,包括辅助阳极、参比电极、变压整
本文以在建中的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实体单元与板壳单元结合的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车辆荷载、铺装层弹性模量以及车辆制动力对ERS钢桥面铺装各结构层以及界面层的受力影响,供钢桥面铺装设计参考.SMA10、RA05层横桥向最大的拉应力发生在车辆荷载作用于相邻横隔板中间,纵桥向最大的拉应力发生在车辆荷载作用于横隔板附近;SMA10与RA05界面层,以及RA05铺装层与钢板界面层层间横桥向与纵桥向
针对钢锚箱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构造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钢锚箱索塔锚固结构,并通过有限元对其受力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式索塔锚固结构端塔壁外侧混凝土主拉应力有所改善,比内置式索塔锚固结构降低1.5MPa左右;钢锚箱承担的拉索水平力与内置式相同;钢锚箱-混凝土塔壁结合面的连接件以受竖向力为主;参与竖向力传递的构件较多,传力可靠度高.
攀枝花新密地大桥为净跨182m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主拱圈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设计中首先在结构上提出了防范主拱圈施工风险的控制措施;再从施工外在风险因素的角度,分析了温差效应、洪水、风荷载、挂篮滑落、扣锚索断裂对主拱圈施工安全性的影响,在扣锚索钢绞线挂索时应采用分索器,避免钢绞线之间发生缠绕;张拉时严格按照索力和伸长量进行控制,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索力进行跟踪监测;对于扣锚索锚头处的锚具、锚
下承式系杆拱桥相对于梁式桥具有刚度大、重心高等特点,在地震区应用必须考虑抗震问题.本文对兰渝铁路在建的两座不同跨度系杆拱桥进行抗震验算,并提出通过名义横向与竖向刚度比的概念,讨论其对系杆拱桥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改变名义横向与竖向刚度比可明显调整系杆拱的动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