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健康模式」在開放式戒毒善後輔導宿舍的應用

来源 :2017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十届内地及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as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善导会香港赛马会社区资助计划-绿洲计画白普理绿洲宿舍,一直为已完成脱瘾治疗之戒毒人士提供善后辅导宿舍服务,帮助戒毒人士有更好的操守.在2016年得到香港赛马会的支持下,白普理绿洲宿舍得以进行翻新装修,除了大大改善了宿舍的居住环境,亦为宿舍添加了不少提升舍友福祉的设施及器材,为舍友提供更好的环境以助其康复并保持操守.在考虑如何提升舍友福祉时,本计划参考了身心灵健康的理论,透过增添设施及举行活动,帮助舍友培养身体、心理及精神灵性的健康.吸毒人士成功戒毒后,虽然暂时脱离了毒瘾,但过往在毒海的经历及生活仍有机会对他们有不良的影响.计划除了以一贯的「治疗为本」介入方法,更以身心灵综合介入的手法帮助舍友:1.学习关注及锻练自己身体;2.自由表达情绪,及增强人际关系以提升心理健康;3.讨论及转化过往经验,学习接纳自己,升华为生活动力.透过以上的介入,照顾舍友的全人健康,最终达至保持操守.本文将阐述身心灵健康模式介入方法,如何应用在白普理绿洲宿舍.并透过舍友分享及社工的观察,探讨以上方法对舍友的帮助及影响.
其他文献
戒毒人员管理是当前中国戒毒工作的重要课题.国内外的戒毒工作研究发现,完整的戒毒包括脱毒、社会心理康复、回归社会三个连续的过程.但目前中国许多地区仍一直以传统的戒毒的方法将此连续的过程割裂开来,基本不考虑或不涉及社会回归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戒毒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戒毒工作从原来的自愿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扩展到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中国特色社区戒毒康复有效模式成为时下探讨热点,在国内一些城市
吸毒者在成长历程中,普遍遭遇过重大的成长挫折及/或创伤经验,对毒品的麻醉作用有强烈需求,所以难以完全戒断毒品,治疗后复用毒品的情况非常普遍.吸毒问题贯穿当事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而不只是其生命中的个别事件.流行的戒毒康复辅导模式,较着重吸毒者目前生命的横切面,而减害心理治疗的"药物-个人-处境综合分析法"则兼顾当事人在:(1)毒品/物质使用;(2)滥用/倚赖程度;(3)处方药物使用;(4)吸毒动机及预
本文讨论「家庭治疗」及「多元家庭治疗小组」在社区戒毒服务之本土经验.外国实证研究指出,以家庭治疗处理吸毒行为具有成效(Liddle,Dakof,Parker,Diamond,&Barett,2001).本地研究(Sim,2007),发现显示接受过家庭治疗的青少年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有所改善、治疗为家庭带来新的启发、更令青少年更能察觉自己的需要与尝试独立成长;父母积极参与戒毒治疗,能够适当地发挥父母
据前线经验,大部分戒毒康复者在重投家庭和社会,容易因负面情绪、人际冲突而影响决心,引致复吸.这反映在戒毒治疗期间,需要协助他们寻找生活目标、建立职志方向、提升个人抗逆力,好让他们有能力应付生活的种种挑战.为此,香港青少年服务处心弦成长中心以「静观体艺」作为介入模式(MAP),透过M静观(Mindfulness)、A艺术(An)、P体育运动(Physical)的整合,模式针对戒毒过程的中后期复康的戒
目的:总结滥用笑气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22岁男性滥用笑气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患者吸食笑气1年半,导致精神萎靡、肢体麻木、思维迟缓,并出现被害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双侧额叶白质脱髓鞘改变.结论:长期滥用笑气可以导致躯体不适及精神障碍,有成瘾倾向,需引起临床及
目的:明爱黄耀南中心是一所为30岁以下男性青少年提供治疗康复服务的戒毒院舍因应近年的青少年吸毒问题愈趋复杂,加上呈现隐蔽性的现象,中心除了以Fred Zackon(1996)提出的"全人复康模式(whole person recovery)"理念为建立服务的核心外,亦在服务提供上作出了重大改变,确立了四大特色,与时并进,以迎合服务上的需要.方法:1)跨专业支援----社工为学员订立独立的康复计划、
目的:本篇文章将透过案例,探讨导致青少年复吸的环境因素,以及复吸者重新进入戒毒服务所需要的支援.透过深入探讨复吸青少年的个案,期望能对复吸的青少年有更多了解,并提供更有效支援复吸青少年的做法.方法:从外展个案及社工认识的青少年中,选取曾有复吸经验的个案,进行个案研究,从年青人的故事中重组复吸的因素及所需要的支援.结果:从复吸个案的故事中所了解,几位年青人复吸的因素源自就业及财政、家庭、生活环境及生
根据香港禁毒处2017年首季的最新统计数字,被呈报的整体吸毒人数虽较2016年同期下降,但首次被呈报的吸毒者的「毒龄」中位数为3.2年,隐蔽吸毒的情况仍然令人担忧.而根据外展队的前线观察,青少年吸毒形态转为隐蔽,高危青少年亦不多以陀地形式聚集,增加前线社工识别上述青少年的困难.另外,社会经济形态亦产生较多的双职家庭,致使家长更难以面对面的形式接收抗毒教育资讯.因此希望透过多媒体的应用,将抗毒和求助
在现今社会,戒毒人士重返社会仍遭到不少歧视及不公平待遇情况.戒毒人士重投社会时,往往因缺乏信心及良好的表达能力,因而影响表现,故此助戒毒人士融入社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提供辅导、技能训练、融入社群及协助他们过回正常稳定的生活外,还要帮助戒毒人士面对被歧视的心态,教育社区人士除下「有色眼镜」,这对他们减少复吸机会大有帮助.有见及此,香港青少年服务处心弦成长中心计划了「心在弦动」网络频道计划,期
据香港青少年服务处心弦成中心前线社工的个案数字,发现近年吸毒父母个案有上升的趋势,而吸毒父母面对新生儿的来临,他们既惊又喜,惊是担心吸毒问题会影响子女的健康及成长发展;而喜则是能够拥有与自身血脉相连的『宝贝』.然而,吸毒父母往往缺乏照顾子女的能力厩及技巧,于育儿路上倍感挫败.根据鲍比(John Bowlby,1982)所提出的依附理论,照顾者的能力及精神健康与子女成长的心理及社交能力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