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腔镜集中管理之管见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zhonghua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腔镜手术已在各医院广泛开展,集中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在笔者医院实施数年,对于手术腔镜的开展起到较好的作用。本文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医院的相关制度、手术室的制度、手术腔镜部的制度和上级的有关规范要求保障;介绍了日常手术设备调配和器材调配,协调器械清洗消毒,设备、器材的申请、保管、维修、保养、资料整理和统计等日常管理措施;介绍了清洗员、腔镜负责人员、手术医生的培训。
其他文献
本文概述了病人身份确认的涵义,介绍了手术病人的身份识别流程:术前核对流程、术中核对流程及术后核对流程。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骨肿瘤微波灭活手术患者全程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通过护理干预可以看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微波灭活骨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应激反应对身体的不良刺激及患者对骨肿瘤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对手术室最易发生差错和纠纷的接送病人、体位摆放、物品及手术器械遗留病人体腔、标本管理、手术护理记录单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介绍了情景教学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运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手术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手术护理质量的根本,专科护士的培训更是保证手术护理安全的重要条件。加强手术专科护士的培养,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培养临床护理骨干,保证手术护理质量,以满足临床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护理工作的日益增长的高需求。
手术室实施手术安全工作模式使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术病人核对,在确认病人身份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正确后实施手术,通过安全的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工作环境,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降低风险的责任感。通过调研手术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践研究手术安全工作模式,防范手术错误的发生,把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有提高。此工作模式的研究对国内护理界外科手术安全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
本文采用侧斜体位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758例,并探索出了相应的手术室侧斜位护理方法,旨在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
笔者科室自2008年起改进各级护士培养模式,全面实行各级护士目标管理,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级护士实行规范化培训与考核,为手术室专科人才培养提供有效途径,4年来取得较好效果。  科室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手册》和《各级护士目标管理细则》指导下进行培训,实行总带教老师总负责、其他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的带教模式,重视三基理论的学习与技能培训,重视手术室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组织护理论文或综述文章的竞
本文介绍了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实行的背景、内容及方法,并总结了其意义与体会。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建立,使得及时发现手术室环境安全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大的减少了手术室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加强了手术室的安全管理。
2011年笔者医院引进先进的踝关节镜体位牵引架,比较其他医院自创的体位设计及用物具有更多优点。具体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患侧手术床腿板无需撤下,患侧大腿中上1/3处扎止血带,略外展(不超过45°)置于U型腿架上,腿架支杆与床成45°,大腿置于U型腿托上,大腿长轴与腿架支杆成90°,患侧髋部用侧挡板固定,防止髋关节过度外展和患者移位。消毒铺一次性无菌巾后,手术医生在台上将无菌的床夹固定于床栏尾端,无
在肝切除术中运用腹腔镜技术日益普遍,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单孔腹腔镜肝癌切除和传统腹腔镜肝癌切除(3至4个戳孔)相比更具有微创性,因肝癌病人大部分术后需后续治疗,单孔腹腔镜术后粘连机会大大减小,为术后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  笔者提出,在手术前要进行访视,对仪器、器械盒一次性物品进行准备;巡回护士要核对病人情况,检查仪器设备性能,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