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功能成像特征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l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临床、病理和MR功能成像特征. 材料与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12例,回顾性分析其MR平扫、增强及功能成像表现. 结果 12例HPC均为单发病灶,在MR平扫上主要表现为等长T1等长T2混杂信号,偶可见短T1短T2信号,瘤周常见轻中度水肿,增强后(注射造影剂后)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形态呈分叶状,部分肿瘤与硬脑膜呈窄基底相连.DWI常表现为稍高信号,病灶内ADC值为(11.79±3.92)10-4mm2/s,大于正常脑组织.灌注成像示病灶侧相对局部脑血容量明显升高,呈不均质高灌注.时间-信号曲线显示负性增强显著,下降支与上升支显示不对称.MR磁敏感加权成像示肿瘤内常可见血管流空信号.波谱成像示病变NAA减低,胆碱峰明显升高. 结论 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及功能成像具有特征性表现,结合MR功能成像检查有助于影像鉴别诊断,从而提高术前诊断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3DTOFMRA(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显示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供血血管的可行性,为临床手术治疗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方法 对30例颜面部出现隆起的暗红色肿块且临床诊断血管瘤的患儿进行常规MRI平扫和3DTOFMRA成像,经过MIP、MPR重建血管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良恶性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卵巢肿瘤的术前MRI及DWI表现(肿瘤的部位、数目、形态、信号特点),测量肿瘤大小、ADC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大小及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
目的:在70cm大孔径磁共振扫描仪上利用OptimalTE波谱编辑法检测健康志愿者脑内伏核的谷氨酸波谱,探讨谷氨酸浓度简单量化、相对量化和绝对量化的组内和组间可重复性。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鉴别脑结核瘤与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例临床确诊的脑结核瘤(非成熟型结核瘤18例、成熟型结核瘤6例)和36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扫描。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villonodularsynovitis,PVNS)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临床3TMRI系统上使用OptimalTE波谱编辑技术定量检测活体人脑内伏核区谷氨酸绝对浓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18-30岁,平均23.3±3.6岁),均为右利手,无磁共振扫描禁忌症.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散系数最小值(ADCmin)与平均值(ADCmean)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或影像怀疑为FLL,且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临床或随访结果明确诊断的168例患者。
目的:利用1HMRS技术检测阿片类物质依赖者脑内伏核区谷氨酸的绝对浓度,探讨阿片类物质依赖者伏核内谷氨酸绝对浓度与临床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MRI方法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脑血流量的改变,探究其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集31例CKD患者(患者组)与31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及3.0TMRI扫描.
目的 探讨胃癌能谱成像后处理中感兴趣区的选择对胃癌CT能谱成像各参数结果的影响。 方法 对29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分别在病灶外周、病灶中心选择20mm2、90mm2的感兴趣区,另外选择在肿瘤最大层面选择勾画整个肿瘤轮廓,分别测量70kev下三期CT值及动静脉期碘值、标准化碘值及水值,比较不同选择方面对能谱参数的影响有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