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P61:Synthesize of Graphene nanosheets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used in lithium batte

来源 :第13届亚洲化学大会(13th Asian Chemical Congres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a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亚洲内陆干旱化和季风形成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副特提斯洋封闭密切相关,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亚洲环境的演变主要受控于全球气候变化。因此亚洲内陆的地质记录究竟是区域构造活动的反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缩影,需要与具有精确年代约束的海陆地质记录综合对比。兰州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西风带与东亚季风区的交汇地区,也是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过渡带,其连续、保存完整的地层为我们深入研究东亚季风和西风带的演化以及亚洲内陆
会议
渐新世一直被认为是新生代生物演化和气候变化转折点,同时涉及到青藏高原隆升和亚洲干旱-季风气候系统起源及其相互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兰州盆地沉积了一套厚层的红色河湖相沉积物,并富含哺乳动物化石,是研究上述科学问题的关键地点.我们通过对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咸水河组底部(该层位底部含有渐新世南坡坪动物群,地层时代比较确定)进行的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孢粉类型以喜湿或中生的乔木类为主,包括针
上新世和更新世之交,全球气候由相对稳定而温暖,转变为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发生的寒冷气候。分别研究该转折期前、后的气候变化特征是认识上新世-更新世之交气候转型事件驱动力和机制的重要环节。目前,以植物为气候代用指标开展的古气候定量化研究已成为深入认识新生代以来不同时空尺度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理解东亚华北地区上新世气候变化特征,选取黄土高原东缘晚上新世山西榆社盆地作为切入点,以地层中埋藏的孢粉化石为代
柴达木盆地位于中国西部的干旱区域,晚新生代以来古湖主要分布在盆地西端,以内陆盐湖沉积为主.盆地西部长而连续的湖相沉积序列将为我们在长时间尺度上高分辨率地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提供绝好的机会.2008年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钻取的近1000m的沉积岩芯(SG-1),根据古地磁研究和上部砂岩体光释光的定年结果其年代范围为0.1-2.77Ma.本研究分析了钻孔沉积物酸溶组分及残渣组分和柠檬酸钠-碳酸氢钠-连二
同位素示踪在寒旱区水汽来源研究中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少及气象水文观测站点有限的青藏高原地区.本研究分析了青海湖流域大气降水的同位素时空特征,并根据同位素时空特征及NCEP-NCAR数据揭示了青海湖流域大气降水来源,最后应用二元组分模型计算了青海湖水面蒸发对流域降水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大气降水线为δ2H=7.86δ18O+15.01.温度效应显著,表现为夏季同位素相对富
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北缘河流地貌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研究,对于恢复腾格里沙漠北缘地区的古环境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区河流阶地、河漫滩、洪积台地的野外剖面测量、样品采集等,结合研究区钻孔孢粉数据反映的气候特征以及遥感影像反应的新构造运动特征.最终确立了研究区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河流地貌通过确定河流阶地
长江中上游水系主要流经羌塘块体、松潘-甘孜褶皱带、秦岭造山带及扬子克拉通。前人研究已表明这些块体在Pb同位素组成上存在着不均一性,使得Pb-in-K-feldspar这一物源示踪工具可以用来判别长江碎屑沉积物的源区。本研究采集了长江中上游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及三峡出口处干流的现代沉积物样品,应用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对其中的碎屑钾长石进行了
会议
堰塞湖溃坝类型包括冰川、冰碛,火山和多种块体地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过程,而溃坝堆积相的种种特点以后者所造成的最具代表性。堆积体平面展布范围大(几平方公里-几十平方公里),剖面规模也大(高几十米),层次(层理)和结构全剖面均一,无超大的砾石;微观上有部分泥石流堆积特点,显示是高密度流,搬运介质是水。堆积体很少细砂和粘土物质。在平面上可划分出:扇顶(上游)、扇中(中游)、扇缘(下游)等微相。
位于南印度洋印度季风起源区,罗德里格斯岛(南纬19.42 ′,东经63°24′)的PATATE洞穴和La Vierge洞穴在记录季风起源区的古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利用铀系定年法和碳氧同位素质谱仪,分别精确测定了采于以上两个洞穴的石笋PATA-1和LAVI-4的年代值和碳氧同位素值.石笋PATA-1和LAVI-4跨越的年代对应为0.9ka~25ka,1.5ka ~8.1ka.分析石笋PAT
对来自中国季风边缘区甘肃武都万象洞一支长334mm的石笋(WX05-41A)进行了高精度的TIMS-U系定年和碳氧同位素测试,利用其6个230Th年龄和828个碳、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末次冰期早期(91859±288 ~103973±364 a B.P.)本区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样点平均分辨率达15 a).该序列位于氧同位素5b/5c转换期,石笋δ18O变幅达4.43‰,能够准确识别出间冰阶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