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大面积黄叶现象原因分析及科学用药防治对策

来源 :第26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园区式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大中型葡萄基地及无公害示范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起来.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夏末秋初时,北方葡萄园经常有大面积黄(褐)叶、枯叶现象发生,由于防治不及时不对症,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便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分别从不同原因造成的大面积黄叶现象包括钾元素短缺、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以及葡萄大小褐斑病提出了科学用药的对策,同时线虫危害严重时也有可能造成葡萄园大面积枯(黄)叶现象,一般有剑线虫和根结线虫两种,挖取病株根部土壤通过当地的植保部门镜检可进行确诊。防治线虫危害可选用中低毒、渗透性强及残效期相对较长的杀线虫药剂进行灌根。
其他文献
考察苯唑草酮33. 6% SC在四川省防除玉米田各类杂草的效果,并探索最佳使用剂量范围、施药时间和使用方法,评估该药剂对玉米的的安全性,为生产上提供技术指导,2009年及2010年,与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对杂草的防效:苞卫33.6% SC与芳去津混用不同助剂各处理对玉米田杂草牛筋草、狗尾草、玄参科(母草和通泉草)和其他阔叶杂草防效均优良,各药剂处理之间无太
通过室内拮抗筛选、温室盆栽评价获得了2株对棉花黄萎病有较好防效的木霉菌T610和T758,采用发明的木霉菌液体深层发酵产厚垣孢子的发酵工艺,试制了少量样品,2010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7月25日、8月14日、8月30日调查对照发病率分别为30.89% ,80.09%和95.38%;木霉处理发病率分别为13.5%、45.2%和46.86%;病情指数对照分别为18.44
我国苹果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苹果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苹果树树干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发生逐年加重,已经成为我国苹果产业的重要威胁。
洛阳市常年种植各种农作物900万亩左右,每年因农作物病虫侵害造成产量损失在10万吨以上,经济损失达亿元以上.因此,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但由于目前农业的分散经营体制和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等都给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个别地方的农田甚至出现因病虫危害严重不防治而造成农作物基本绝收的现象.为进一步探索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模式,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
为适应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按照农业部《2010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工作方案》和《河北省2010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为宗旨,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保定市实际,整合力量、优化技术、创新服务、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2010年保定市植保专业化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益阳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0万hm2,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6万hm2以上,稻谷产量220万t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植保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的增收.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
植物保护是对农作物病虫草鼠进行监测,科学分析后制订合理防治方案,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其危害的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履行着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职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时效性和广泛的社会性.植物保护工作包括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灾害预警、综合防治、风险评估、植物检疫以及农药管理等方面,其任务艰巨,工作难度大、责任重,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为使植保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本文在分析近年邢台市植保体系建设所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针对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需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培训,让植保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增加对基层植保工作小型设备投入,完善植物保护工作的手段等方面。
在介绍洛阳市农药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洛阳市农药市场及管理现状,通过对其动态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当加强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及农药经营者科技素质,推行连锁经营,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检查监测手段,依法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督查处力度,从而促进农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稻米的质量安全更加关注.而较高毒性和残留的农药,在保护作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2006-2009年进行了“稻米中农药残留量及其降解动态的分析与应用”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通过探讨不同时期、次数和剂量与糙米中残留量的关系,指出防治水稻病虫害一定要坚持综合防治,科学用药,立足防早治小,压前控后,千方百计降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