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双向转诊云平台在分级诊疗中的路径分析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man_Z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指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层级的公立机构组合起来,以协作联盟或医疗集团的形式组成的利益共同体.目的就是让大型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居民就诊的合理分流,推进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是一所省级科、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为全省数字化示范医院,实现了HIS、LIS、PACS和PASS系统的一体化建设,现有床位3000张,是辽南地区最大的医院.2014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牵头,与13家地、市、县二级医院、60余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构建起区域医疗联合体,并率先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医疗等技术,应用到区域医联体"双向转诊"中,建立了全市首个以区域医联体"双向转诊"云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广泛应用在心血管、脑卒中、创伤、胸痛、高危孕产妇等多个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转诊领域,不仅有效整合集约了区域医疗资源,而且不断深化"双向转诊"路径,有力促进了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
其他文献
误吸是中老年患者一种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20%~55%.其主要是指胃内容物、口咽部的分泌物、食物或其他异物误入肺内、支气管及气管的过程.误吸常给老年人造成极大的困扰,且常被其他疾病掩盖,不能引起患者、陪护及医护人员注意.当误吸引发严重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时,常引起医疗纠纷.及早发现误吸并评估严重程度,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综合防治,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医疗费开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肾脏病是常见疾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终末期肾病(ESRD)是其不可逆的最终转归,而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为血透或MHD)是ESRD的主要替代疗法.目前全球约10%的人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损伤,即慢性肾脏病(CKD),世界上有超过5亿CKD患者.中国CKD患病率高达10.8%,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达30多万.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加.老年人由于年龄和生
"空巢老人"指子女全部成家立业或外出工作离开家庭,留下老年夫妇两人独自居住或丧偶单独一人居住.有研究显示,中国空巢老人家庭占全部老人家庭的25%,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孤独感.有研究显示,空巢老人精神生活中感到孤独的占24.6%,极大影响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哪些因素影响老人的孤独感,如何解决老人的孤独问题,是需要社会学界探讨的重大问题.尽管已有报道探讨
随着计算机、通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ospti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护理信息系统(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IS)逐渐覆盖到医院工作的每个环节,护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趋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项目研究在护理信息系统下,增设健康教育指导模块,维护出院指导内容,可跨科室编辑,体现个性化,并实现可打印功能.责任护士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伤口愈合理念也在更新.1962年,George Winter博士提出湿性愈合比干性愈合速度快一倍的概念.此后有不少人跟进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还发现湿性愈合的其它好处:可以保护神经末梢,减少痛楚,减少纤维组织形式,达到疤痕减少及支持自溶性清创.过去人们曾经认为褥疮(现在称之为"压疮")是不可治愈的.如今各种伤口愈合产品的大量涌现及在伤口处理方面遵循临床实证的指导,使住院患者"零
现如今,社会老龄化加重,很多老年人在外貌及社会角色中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约有1/3老人发生跌倒1次或多次,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患者首位伤害因素,而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由于患者日常可活动,有些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因而此类老年患者往往高估自己,往往自我决定论的认为跌倒与自身没有联系,笔者通过探求老年患者自我高估受限的原因,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利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外科手术后早期的并发症之一,是康复的一个威胁和一个意想不到的杀手.它是一种可引起住院病人肺栓塞(PE)疾病,一种潜在的致命并发症的疾病.10%的院内死亡是由PE引起.1990年,1669名所有年龄段的死亡病例由国际疾病分类(IGD)进行分类.453名死于其他静脉栓塞和PE,4511229例死亡被报道,前列
老年患者因其年龄及生理结构的特点,导致时常出现跌倒的现象,但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在跌倒时极易操作软组织、发生骨折,甚至操作脏器,给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除了会危害到生命与健康,骨折同时还会使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蒙受巨大压力,给家庭与社会均带来负担.想要使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保证、降低发生医患纠纷的几率,需要从源头上降低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率.近年来临床上发现循证护理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技术,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PICC管为静脉补液的重要手段,PICC管经外周静脉进入上腔静脉,药物可通过PICC管直接进入管径较大、血流量大、血流速度快的上腔静脉,能够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而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在化疗药物的静脉应用中,普通的输液方式较容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以慢性进行性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该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抑郁是帕金森最常见伴发的情绪障碍,研究表明其发生率多在40%~50%,而健康老年人群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仅为3%~4%,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障碍功能的恢复而且还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精神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