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平原运城市雾霾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汾渭平原秋冬季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本文对雾霾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雾霾治理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室内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问题,包括不良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等已经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太原市随机选取10所中学校,发放包括被调查者哮喘、不良建筑综合征、家族遗传史、家庭环境等相关信息的问卷,共计2134份。同时测定教室室内及室外,SO2、NO2、O3和PM10等环境污染物浓度,最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为研究太原市学龄前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ogen oxide,FeNO)、呼吸道症状和幼儿园室内外大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在太原市城区随机选取10所幼儿园,进行儿童FeNO检测,同时收集有关过敏和呼吸道症状的调查问卷,并对儿童所在班级室内外大气污染物进行测量.结果发现:FeNO的总体均值为9.1±1.5 ppb,干咳、鼻炎、累积肺炎发生率和过去12个
在室内外环境研究中,蛋白质类物质可作为生物气溶胶的标志物.空气颗粒物中的蛋白类物质具有致敏性,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和诱发过敏性疾病.本研究于2017年回南天期间(3月至4月)在广州多个室内微环境(包括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办公室)和室外环境中采集细颗粒物样品(PM2.5),并采用试剂盒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PM2.5中蛋白类物质组分(总蛋白质和游离态氨基酸)浓度.获得数据包括PM2.5、总蛋
室内空气的生物污染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真菌是重要的室内空气生物污染物,真菌污染与人类呼吸道疾病与不良建筑物综合症密切相关.研究探索室内空气真菌气溶胶的时空分布和重要种类,分析对健康危害的影响,对提高室内公共场所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选取北京某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室内空气真菌气溶胶时空分布、优势真菌种类、真菌气溶胶粒径分布等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自然通风建筑物来说,室
生物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随空气团的传播扩散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大气成云过程以及气候变化具有潜在的重要影响。目前,缺少对中国大范围生物气溶胶的调查,因此,于2017年8月沿中国内蒙国境线开展了生物气溶胶的野外观测调查,途经16个县(旗)市,行程8000多公里,持续21天。研究目标是调查中国北方生物气溶胶浓度分布以及不同区域大气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差异,以期进一步研究大气生物气溶胶与
建立出生早期PM2.5暴露大鼠动物模型,观察PM2.5暴露能否导致幼鼠出现自闭症样行为改变,并探索其可能机制.选取8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溶剂对照、低剂量(2 mg/kg bw)和高剂量(20 mg/kg bw)PM2.5暴露组,进行PM2.5悬液的鼻腔滴注,溶剂对照组滴注生理盐水,空白对照不做处理,每天滴注一次,共染毒2周,之后运用一系列动物行为学实验检测受试幼鼠是否出现沟通障碍、社交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空气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超细颗粒物是构成空气污染的关键组分。纳米颗粒物因具有相同的尺寸维度而被大量研究。纳米颗粒物广泛地应用于药物传输系统、医疗器械、食品、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导致人们对纳米颗粒物的暴露将显著增加,从而增加患病风险。颗粒尺寸影响纳米颗粒物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然而,颗粒尺寸对纳米颗粒物生物分布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尚不清楚。为了研究小鼠
单壁碳纳米管(SWCNT)是目前纳米技术发展中应用最多的材料之一,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及导电性能,在锂电池、复合材料、触摸屏、电磁屏蔽、智能编织、抗震建筑、新光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SWCNT对体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RAMs)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RAMs经SWCNTs暴露48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胞浆内出现黑色纳米颗粒,随着染
大气降水作为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非常灵敏的地球化学晴雨表,可以通过测定降水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估测城市或区域的大气状况以及地表水污染情况.通过测定降水样品的金属离子含量、酸度值和电导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旨在推断城市的大气状况和污染程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在测量痕量和超痕量元素方面非常有效,可以快速同时测量多种元素,图谱简单,检出限低,是元素测量方面最灵敏、最准确的方法之一.
以臭氧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昆明市2016~2018年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结合excel和spss等绘图和分析统计软件,研究臭氧浓度时间变化规律,探讨臭氧污染的影响因素,对臭氧和其他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2016年~2018年臭氧浓度平均值处于平稳变化的状态,最大值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臭氧为首要污染物及超标天数有所增加;昆明市的臭氧浓度季节变化规律:春季>夏季>冬季>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