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与蔗茅杂交F1代杂种真实性的SCAR标记鉴定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3条各有10个核苷酸的随机引物对“甘蔗×蔗茅”亲本和子代材料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克隆了10个与父本血缘相关的特异RAPD标记,基于其中4个特异RAPD标记的序列,设计了5对SCAR(序列特定扩增区域)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在供试的73份子代材料中,共有58份能扩增出特异的SCAR条带,可以判定它们是“甘蔗×蔗茅”的真实杂种。sCAR标记是一种高效、稳定、专一的鉴定杂种韵方法,本文将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应用于甘蔗杂种鉴定尚属首次.
其他文献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茎野生种57NG208的17个杂种后代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野2004-305、云野2004-329、云野2004-226、云野2003-154、云野2004-122、云野2004-153综合性状较
全州三个旱地区试点经过一年的新植试验,综合各区试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地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园林6号、新台糖28号、桂糖94-119三个,可进一步示范种植;粤糖00-236、
2005年我所从云南省甘科所引进云引1号、3号、10号等几个云引系列甘蔗新品种,经过三年的观察、试验、示范表明云引3号比较适宜我市蔗区种植。该品种出苗快而整齐,出苗、分蘖
通过对甘蔗新品种云引42号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综合统计分析,并结合人工水分胁迫下的抗旱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云引42号是云南及气候类型相似旱地蔗区品种更替的理想新品
经过2新1宿的国家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4个参试品种的出苗、分蘖、生势、蔗产量和糖产量等工农性状在云南蔗区差异较大.表现最突出的品种是云蔗99-596、Q170、桂
本文以93个国内外不同时期的甘蔗品种为亲本,其中42个母本,32个为父本,19个同时作为父本和母本利用,选配杂交组合96个,分析了甘蔗有性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表现
会议
通过对14个品种材料8个参试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材料有:Q141、Q170、云蔗99-596和CP85-1308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材料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赶超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举国上下都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结合各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建立特色产业、新型工业、绿色农业或
本试验于2007年通过人工诱导,第一次在云南高原内陆低海拔地区--瑞丽,成功诱导拔地拉等难花亲本开花,结果表明:株龄较长的诱导处理120天效果比诱导处理150天好,株龄较短的诱导
本文根据《施甸县“十一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客观地分析了施甸县”十五”期间蔗糖业生产现状及问题,提出旌甸县“十一五”甘蔗生产的发展规划和对策,以促进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