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伤寒论》“少阳不可发汗”

来源 :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医药的协同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厘清《伤寒论》中少阳病脉证在六经循经传变中的位置,通过理论分析少阳病脉证已现元气亏虚,结合相关条文加以佐证,并进一步探析条文、方药阐述仲景"少阳不可发汗"的真谛.指出少阳病脉证人体元气处于明显亏虚,不可以麻黄、桂枝等辛温的发汗方法耗气伤阴,治以柴胡汤疏散邪气,辅助正气,调节人体脏腑、气机、津液、营卫达到上下内外通和,驱邪外出,汗出而病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不同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152例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50例,所有入选者均行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监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血压水平与IMT(双侧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Crouse评分相关性:血压水平与IMT呈直线相关关系(r=0.37,P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右锁骨下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院的高血压科患者,年龄在15-49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者共566例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物化学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标化年龄和性别后,研究人群中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31.
目的:观察桑仙降压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Shh、PTEN蛋白表达的干预,探讨其对高血压心肌血管新生促进因子、抑制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SHR随机分为三组,蒸馏水空白对照组、吲哒帕胺西药对照组、桑仙降压颗粒组,以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4周及8周后观察SHR心肌Shh、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4周及8周后,桑仙降压颗粒组Shh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而PTEN蛋白密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黑木耳多糖组,辛伐他汀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VD360万IU/kg/d腹腔注射3天.4周后灌胃给药,黑木耳多糖组分别按100mg/kg给药,辛伐他汀组按5mg/kg/d给药,其余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持续给药8周后处死.股动脉取血,采用直
Aspirin resistance (AR) has become a serious clinical concern.Diabetes is an established risk factor of At, but the key mechanisms remain elusive.Herein, we show that salicylic acid (SA),the major met
会议
医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临床证据,而对于发现、挖掘证据最好的方法则是临床研究.在目前以临床证据证明疗效的体制下,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无疑是金标准,但由于中医学自身的特点,RCT却未能在中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在网络为主的数据化时代,是一种新兴的临床研究方法,其以人为基础、数据为向导的思路,为中
目的:基于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表示原理分析膝骨关节炎熏洗处方的用药规律,发现、分析和总结其中隐含的知识.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PubMed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外用熏洗处方,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共343个,应用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表示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出了343个处方用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和归类分布情况,发现68个高频用药,运用多层次复杂概念网
为了明确《医典》脉诊与中医脉诊的异同,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跟踪,对《医典》脉诊与中医脉诊的定义、取脉部位、脉诊技巧、脉象特征、特殊脉象、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医典》脉诊的内容与中医脉诊没有直接的关系,与现代医学系统研究紧密相关,这一发现对临床脉诊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的:根据脐静脉内皮细胞在接受热刺激以后,细胞内保护性蛋白HSP70和HSP90表达发生的变化,探讨灸络治疗可以在细胞层面自发形成保护和调节的作用.方法: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搭建脉络系统的研究平台,将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37℃组对照组、40℃温度刺激组、43℃温度刺激组,温度刺激30min,每日2次,共3日.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应用QPCR和western-bolt技术
以仲景伤寒六经辨证法为纲,博采众方,病症结合,系统地总结出眩晕病六经辨治体系,并藉此论述中医传承发展之道.伤寒六经辨治,涵病因、病位、病性之病机本质,蕴正邪、病变之进退转归,且理、法、方、药一以贯之,为医家辨证、治疗必遵之经典法度。六经之法,不特为伤寒所设,杂病诸科无不可借焉。正如柯韵伯氏所言:“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临床诸疾倘六经辨治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