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影响

来源 :江西省骨科高峰论坛暨骨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影响. 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NR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s角、Oswestry评分. 结果:①疼痛程度:手术后1月、2月、3月、6月时,观察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3±0.33vs3.18±0.49,1.57±0.28vs2.72±0.40,1.34±0.23vs2.18±0.3vs1,1.19±0.18vs1.87±0.25)(P<0.05);②椎体高度及Cobbs角:手术后1月、6月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10.92±1.19vs15.12±1.79,7.48±0.89vs13.38±1.68)°(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明显高于对照组(89.41±10.23vs68.23±8.81,94.21±11.48vs73.49±9.28)%(P<0.05);③Oswestry评分:术后1d、术后1月、术后6月时,观察组后Oswestr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58±3.25vs54.36±6.54,13.62±2.34vs25.21±3.54,7.02±1.23vs15.32±2.31)(P<0.01). 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助于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椎体高度及Cobbs角,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失败的桡骨远端骨折32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术后X线评估满意,26例得到随访,优良率92.3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治疗类风湿性腕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制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对13例(16个腕关节)Ⅰ-Ⅲ期类风湿性腕关节炎的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前、术后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9个月,平均14.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为术前背伸(38.8±10.2°),术后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27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根据传统分类:Colles骨折、Smiths骨折、Barton骨折、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桡骨茎突骨折、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小T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掌侧入路、背侧入路)、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为了了解四种不同固定方式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结果:4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长骨骨折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8例儿童四肢骨折,包括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35例患儿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6~13岁,肱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3例,尺桡骨骨折5例,胫骨骨折20例.结果:38例痊愈一期愈合,无感染和骨不连发生.结论:术前合理选择患儿年龄、骨折类型,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长骨骨折,
目的:探讨3D打印数字化接骨板行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手术治疗肱骨远端髁间骨折患者13例,随机分为两组,3D打印组(6例):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精准制作1∶1大小的、手术部位的实物模型,评价骨折类型,制定详细手术计划,模拟植入位置、螺钉植入方向、长度,并制作个体的数字化的解剖接骨板;传统手术组(7例):采用常规的传统手术,肱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固
目的:探讨弹性钩钢板在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至2012年,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病例14例,采用髋关节Kocher-Langenbeck入路暴露骨折,联合应用自制的钩钢板和重建钢板固定骨折,采用Matta标准评价复位情况,采用Aubigne-Postel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12-14),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依据Matt
椎体血管瘤是血管瘤椎体内的病变,根据是否引起症状分为症状性和非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椎体血管瘤在脊椎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是在胸椎和腰椎最常见.大部分椎体血管瘤是无症状的,通常是在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有症状或者进展行为的.目前国内外关于椎体血管瘤的整体性介绍较少,本文将通过介绍椎体血管瘤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来增加对椎体血管瘤的进一步认识.
目的:评价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扩大成形入路治疗高位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优点.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应用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扩大成形入路手术治疗12例高位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0~52岁,平均37岁,病程5~120d,平均58d,患者均为突发的不同程度的腰痛及单侧坐骨神经痛,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均为单节段高位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病变L
目的:观察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h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3例72个椎体,其中33例38个椎体行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30例34个椎体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栅栏式内固定在治疗尺骨冠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3年5月对28例尺骨冠突骨折(Ⅰ型号8例,Ⅱ型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栅栏式内固定,并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8例患者复查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5例(89%)良2例(7%),差1例(4%),优良率为96%.结论:克氏针+钢丝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