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矿区环境地质问题与控制

来源 :2004年全国矿井地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w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兖州煤田是中国东部最大的煤炭基地,2002年原煤产量达到4081.28万t,对中国的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煤炭生产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兖州煤田至2002年已累计塌陷面积约6825hm<2>,最大深度9m,塌陷不但改变了地形地貌,还造成水土流失、耕地土壤质量下降、地表和地下建筑物受到破坏等灾害;另外,2002年矿井排水量达1971.85万t,长期的排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并诱发了井壁破裂.本文深入探讨了兖州煤田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尤其是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及利用、开采沉陷与防治、井壁破裂与控制.
其他文献
以MAPGIS平台下煤矿矿井地质报告及矿井设计中"三下"煤柱计算方法作了详细介绍,以期对煤矿矿井地质报告微机成图自动化有所帮助.
梁家煤矿在历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管理,总结并应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二维、三维地震勘探及井下钻探等手段提高构造控制程度、合理调整工作面走向、加强岩移观测、减少压煤保护煤柱、采用小煤柱或沿空送巷等技术减少阶段煤柱、不断摸索并实践提高综放工作面回收率等,所采厚煤层煤、煤的采区回采率由1995年的75.2%提高到2003年2季度末的88.5%,比国家规定的厚煤层最低75%
在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遥感线性、环形(弧形)构造,线环构造组合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原生晕和金属元素分带特征的分析,进行遥感地质的综合分析.通过找矿信息量的计算,类此已知区,确定了找矿信息临界值,划分了一、二两级找矿远景区,提出了五个成矿预测区,其中Ⅰ、Ⅱ、Ⅲ、Ⅳ四个成矿预测区均呈长轴为东西向的透镜状,且等间距从南到北平行排布,它们将作为重要的找矿区段.
泰山岩群是太古宙变质表壳岩系,它的含义与过去所称的泰山群有所不同.对泰山的泰山岩群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作者对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本文通过钻孔测斜成果与地质成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地层的地质特征是地层造斜性质的良好表征;借助地质资料,可以对地层的造斜性质及造斜强度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测与评价;并据此对该钻孔所揭露地层进行了统一分类,简要指出了在高精度垂直钻孔施工中塔式钻具组合的适用范围.
本文从龙凤井田的地层特性出发,结合实钻资料,认为孔内漏失现象的普遍存在及漏失层可堵性差是龙凤井田钻探施工的主要困难,是诱发煤系地层坍塌、威胁孔内安全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工艺措施.
黄河北煤田是我省现已发现但未全面开采的含煤区,该地区煤层受岩浆岩影响普遍,形成了一套从热变煤到天然焦的变质系列,用常规方法,按照《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5751-86)对该区煤煤质牌号进行分类,有不妥之处.本文通过煤岩学手段,对该区煤的煤质牌号进行确定,提出参考判定方法.
山东是产煤、用煤大省,后备接续资源十分紧张,新区找煤和深部预测煤层的勘探任务十分迫切.本文介绍了找煤及深部勘探方法深部勘探的钻探设备,强调了找煤及深部勘探应用注意的几点问题.
解释了质量管理方法——PDCA循环的过程,并列举了地勘单位的实际应用例子,效果很好.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煤炭的加工利用过程中,煤中微量元素要发生迁移及析出,并入侵到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中,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煤中微量元素十分重要,是因为它们与环境问题、动、植物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本文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煤中几种易挥发的有害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