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效率改进:基于中国电力产业的研究

来源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输配电企业面对受规制的销售电价的反应行为,及其与上游发电企业的博弈,输配电企业通过博弈转移规制压力到上游发电企业,具体表现为,当上游供给充足,发电企业丧失议价能力,发电企业通过提供更低的上网电价合约,将规制损失完全转移到上游,而无须改进自身的TFP;而当规制价格上升,输配电企业会选择维持合约,完全独占增加的产业链利润,或者将价格上升信号转为需求减少的信号向上游传递,进一步从上游攫取利润。输配电企业通过规制转移尽可能地避免改进自身的TFP,而发电企业则被迫接受输配电企业转移的规制压力,不得不改进自身的TFP,尤其是当上游供给充足时,发电企业会完全接受下游的规制压力。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方式和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了新思路和要求.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跨区域合作、跨区域协同创新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协同创新成为培育、壮大区域增长极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协同创新驱动战略,而产业协同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所在,是区域协同发展的主攻方向.
鉴于地理距离对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和运输成本的影响,本文尝试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地理结构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生产率的机制,并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和城市金融发展数据,检验和比较金融中心、地方金融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结合中国经济的转轨特征分析这种影响在企业个体层面的类别差异,以此推断中国金融地理结构优化的方向。
通过回顾重庆轨道产业集群崛起的历程,可以得到产业发展的有益启示: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可以形成需求拉动型产业集群;依托高新科技优势,形成新的产业;国产化发展战略是新产业兴起的主要推动力量;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本文以天津市2004-2013年相关数据为参考,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首先对天津市能源效率以及对能源效率有巨大影响作用的能源结构进行回归分析(为了防止夸大能源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不影响可信度的情况下,回归模型中加入了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作为解释变量),得出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然后,更进一步具体分析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边际效率以及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考虑到工业聚集是经济聚集最重要和突出的表现形式,且对大多数污染物而言,工业生产是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将工业生产作为对象对“先污染,后治理”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更具代表性。本文将给出“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1-2013年中国(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之外)30个省份的工业生产数据,对中国是否曾经或正在经历“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及其实际效果进行实证检验。
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更多的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讨论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而本文则关注中国特定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工业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与既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次分析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工业减排的影响;应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尽可能地消除了关于工业污染物排放的研究中可能存在的联立内生性及遗漏解释变量所带来的估计偏误。
本文从中国电力行业基本特征出发,着重分析电力行业实际运行情况与教科书上所提到的理想化市场机制存在的差异,提出与居民电力消费市场特征相适应的估计方法,最后使用广东省的数据对居民电力需求函数进行估计,得到了相应的结果。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机制发现,我国能源强度存在空间相关性且基础设施建设也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分析中不能忽略空间因素的影响,本文据此对传统模型进行改进,以更为准确地揭示基础设施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机制.
生产能力投资既是企业寻求规模经济、取得成本优势的决策行为之一,也是在相互依赖的经营环境中,应对竞争对手的重要战略工具.产业组织理论对产能投资战略价值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40年,主流观点是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会在后续的产量或价格竞争中获得"先占"优势,对潜在进入者产生一种可置信的威胁,从而发挥限制进入的功能.领先于对手的产能,也会使企业在增长的市场中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和地位.产能扩张的矛盾之处在于,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刺激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优惠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点产业.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消极影响和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中国也先后推出一揽子刺激计划和产业政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其他助推战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