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转移理论的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研究: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为例

来源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中国航天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的原因、过程与特征,及其知识转移方式的演化轨迹,并进一步挖掘知识转移视角下的企业产学研合作中创新能力演化过程。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轨迹,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能力协同演化理论模型,从知识转移的视角打开了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黑箱。本文对提高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实践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叙事分析、社会历史、构型法和案例研究等方法,选取历史上著名的尼希米重建城墙的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在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该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所发生的演变和组合特征。研究过程结合了三个典型的具体事件,在项目的 不同发展阶段并结合情境构型,重点研究领导者的领导行为表现出的变革型、真实型、伦理型和精神型领导行为的特点。研究发现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不仅发生了演变,而且呈现定性比较分析QCA 所强调
不确定环境下组织惰性日益成为制约企业组织变革和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但如何克服组织惰性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在整合组织变革、公司创业和组织学习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公司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对组织惰性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中兴通讯成立以来组织变革路径的纵贯考察与多时点比较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公司创业导向和探索式学习均能够克服组织的洞察力惰性和行动惰性;利用式学习能够克服组织的行动惰
组织创新已成为企业追求新机会、提高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为打破组织创新领域只关注创新“宽度”即创新的多维影响因素或归纳一般创新规律性的局面,通过对天地华宇实施定日达创新的过程进行案例分析,从惯例演化视角揭示组织实施创新的复杂机理,探讨组织创新的“深度”问题。研究得出:组织创新的实施是一项深入到组织惯例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组织创新实施中惯例的演化过程经历已有惯例主导期、新惯例形成期和新惯例主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国内一家商业地产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社会化理论为研究视角,研究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管理培训生培养体系的现状与不足,探究了优化管理培训生培养制度的一系列方法,希望对管理培训生培养的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使得管理培训生制度得以为企业培养输送更多的人才,进而促进组织更好更快地发展。
本研究旨在以组织惯例演化为主线,以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为样本,采用SPS 案例研究法,从微创新的角度,探讨组织惯例内涵及其演化的过程模型。基于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本文探索了微创新对组织惯例演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首先,在惯例演化的搜索、变异以及选择阶段,组织惯例分别以模仿式微创新、自主式微创新以及延续式微创新等三种方式进行演化;其次,在不同的惯例演化阶段,微创新对组织惯例影响的作用机理不尽相同;
品牌发展应该聚焦于市场深耕还是技术引领成为诸多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两难选择。本文基于资源重构的视角,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分别选取海鸥、天塑、郁美净和天士力四家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技术/市场组合情境下,企业如何配置顾客资产和创新资产,通过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均衡,继而构建不同的品牌战略模式。研究发现,四家企业为应对不同的技术和市场压力,分别重构顾客资产和创新资产的宽度和深度,以达到技术和市场的均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动态视角探索了品牌故事的演化路径及品牌成长的演化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基于品牌故事创造和品牌故事传播两个层面,品牌故事由故事结构、目标受众和传播媒介三个维度构成。第二、在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维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推动品牌成长;故事主题由基于产品定位演变为围绕品牌价值理念构建,故事内容实现了品牌诉求由产品功能诉求,升级为文化诉求直至个性诉求的演化;目
本文基于协同理论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效应,对山九物流服务产品开发过程中,基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理念,为制造企业提供协同发展的物流服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不仅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可实现提高制造业客户服务水平并拓宽其市场渠道的战略目标。另外本文通过协同学的相关知识解释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系统的稳定状态以及两产业的协同演化过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所需的资源无法准确预测,需要通过动态的组织资源流动来持续发展并保持竞争力。由关系主导,组织成员间以照顾彼此感受、维持情感共通为主旨开展日常性互助行为,不仅从当前关系实践中获得所需要的,而且能够不断利用当前关系情态为下一刻的未知情境创造可用的资源及其获得的可能性。本文运用民族志方法深入沈阳某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研,观察、记录企业员工的日常交往与实践活动情况,研究发现:第一,
企业家隐性知识代际转移是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延续的基础,也是家族企业成功代际传承的保障。本文利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三个中国家族企业案例的对比分析,重点探索了“子承父业”情境下家族企业企业家隐性知识的传承模式以及跨代创业对企业家隐性知识代际传承的作用,最终总结了家族企业企业家隐性知识代际传承的过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企业家隐性知识的代际传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企业家隐性知识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