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反思

来源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由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文化素质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及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入手,剖析了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对策.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期刊出版业的改革背景,分析了当前高校学报所要面对的期刊市场环境,指出了其当前存在的生存困境,并提出了高校学报如何在市场环境下保持生命力的几点对策,以期为高校学报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中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界和期刊界出现的种种问题,指出原因在于学术期刊的纵容和把关不严,并从编辑人员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分析影响期刊质量的因素,以《电讯技术》办刊经验为例,提出了提高期刊质量的措施,最后得出质量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结论。
本文介绍了美军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卫星通信终端,概括了这些终端的功能、性能和研制进展,并分析了美军未来卫星通信及终端发展趋势。
在厚重的历史文化镜像中,杨昌济由于特殊的经历而形成了心性和生理两个维度上的身体观,身体不仅是国家使命在个体意义上的表征,而且还是教师职业身份的基础要素;不仅要加固个体发展的身体基础,而且还要形成合理的“养护”方式。杨昌济作为教师所具有的身体观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蒙功能。
人人需要接受教育的事实蕴含着教育对人生活的价值及其人的生活对教育的需要。教育需要的个体发生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个体教育需要从无到有的基础、条件和过程。研究教育需要的个体发生,为探讨个体教育活动的某些问题诸如学生厌学等提供了一个反思的视角。马斯洛所研究的认知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教育需要个体发生的先天基础,个体存在环境中的“重要他人”的教育需要及其对个体的影响等是教育需要个体发生的客观前提,而自我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提出,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不是按图索骥的过程,教育应保持对生活的超越,即简化、平衡、净化和指导人的生活世界,从而为学生构筑一种新的可能的生活世界。从主体维度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统一的世界,是成人生活与儿童生活统一的世界:从精神维度说,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存的世界;从时闻维度说,是个体当下、过去、未来生活统
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现在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些“怕老婆”现象。笔者通过对一位已婚妇女的个案访谈资料整理分析,阐释已婚妇女观念中的“怕老婆”概念,并进一步分析“怕老婆”的现象及深层原因,以期了解家庭中妇女的角色、地位及际遇,最后对家庭关系中的性别平等做出几点思考。
母语危机令人焦虑,汉语崛起任重道远,语言的盛衰存亡与民族的盛衰存亡血脉相连,承载着语言之舟的大学语文时下却被边缘化,这是高等教育极怪现象.走向强国之路的大学语文理应得到全社会的足够重视.文章从教材改革、领导重视和教学方法现代化三个方面提出拯救大学语文出困境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从其鲜明的思想性、艺术性、工具性等特点来看,它对于军校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运用母语能力的提高等等,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中它并没有受到重视.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知难而进,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的旧观念,走出一条符合大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加强军校大学生的母语教育、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利于学员人文素养的提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职尽责.
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育人模式是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进一步认识和界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化不是泛文化,而是文学中的文化,文化中的文学.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大学语文课程文化育人模式,既要品味出语言的文化意蕴,又要把作品放到阔大深远的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来审视、观照,充分挖掘出文本本身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