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特点,并研究一些罕见病例。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PCR等技术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291)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n=133)男性不育患者(共424例)进行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424例患者中有98例明确为遗传异常引起的,其中66例检测到染色体畸变,44例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见缺失,12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和微缺失检测均见异常。部分AZF缺失患者精液或睾丸中有精子,但其生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的特点。本研究中1例45,X男性患者的核型证实为45,X,der(Y)t(Y;13)(q11.1;q12),-13.ish der(Y)(SRY+,DYZ3+,wcp13+),为国际首次报告。患者的易位发生在父亲的减数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与13号染色体异位导致的AZFa,AZFb和AZFc缺失是其无精子症、双侧乳房轻微发育的遗传学基础,患者的血管脂肪瘤的分子机制不清。本研究还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1例由于Y染色体缺失合并本身的不分离导致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病例。导致缺失的Y染色体不分离,可能是位于AZFb和AZFc区域上的基因不仅与精子发生相关还与Y染色体的稳定性相关。Y染色体AZF的缺失和本身的不分离可进一步加剧精子发生衰竭。结论:男性不育最常见的遗传学病因为Klinefelter综合征和Y染色体AZFc缺失。在男性不育的遗传学诊断中应常规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必要时应进行FISH、DNA测序等其他检测。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检测为男性不育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以及ICSI治疗前遗传咨询提供重要依据。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对Y染色体长臂异染色质区缺失是否为多态性具有明确诊断的作用。性染色体畸变导致精子发生障碍的比例及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常染色体畸变。对一些由罕见的遗传异常导致的男性不育,值得从临床、内分泌、病例、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为认识生精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首先我想谈一下银行间的同业合作,以微众银行为例,微众银行的注册资本金有30个亿,这个数额相对于一般的互联网的金融公司来说较多,但作为一个银行来说显然资本金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如何依靠有限的资源开展银行业务,在什么领域进行“突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微众银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在此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找到了一些方向,其一是我们银行应当依靠互联网企业,利用社交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两会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教育的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切。在
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宗旨是“成人”,这是我们长期坚持遵循的教育逻辑。它既是教育的任务,又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初心”。然而,在社会发展、时
一、前言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而保证课程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资源。因此,建设丰富、高效的课程资源对于课程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网络时代的背景条件下,校园网络通畅高效,师师、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从面对面的传统交流转变为QQ、微信、微博和博客等多元化的沟通方式,信息传播更为广泛和便捷。传统的课堂正在被MOOC、微课、网络视频公开课等冲击,填鸭式教学方法和“满堂灌”的教学
学习策略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学习策略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高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有目标地掌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