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主桥C35承台配合比设计研究

来源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8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主桥承台配合比设计,强调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除保证基本参数外,重点要确定矿物掺和料的比例,设计出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满足混凝土施工的工作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在经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过程,借助此次的配合比设计改变混凝土配合比一直“重理论设计、轻实际试配”的现状,明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整”缺一不可.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施工监控信息流转的准确性和快捷性,本文基于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以下简称:南京五桥)提出了施工监控通用信息化平台.文中首先分析了施工监控所涉及的信息种类及特点;针对传感器建立了高速和低速微功耗两类接入系统,基于无线以太网桥接技术建立的高速系统能够解决高速传感器高速大流量传输的需求,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建立的低速微功耗系统能够适应桥梁箱梁内及索塔内取电困难、无线电屏蔽强的情况;本文基
针对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主体工程设计特点、设计施工方案要求,结合现场条件进行现浇支架设计,就如何保证强度、刚度、稳定性的结构安全目标,以及如何实现可变支撑的功能性目标进行了论述,对支架受力特点和计算分析方法进行了解析.供类似工程参考.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需求,结合我国这类工程的实践经验,针对海上超长超大直径桩基钢筋笼安装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通过调研类似结构工程实践经验和类似施工工艺,基于项目依托工程的超长超大直径桩基特点,研究采用长线法预制超长超大直径桩基钢筋笼的高精度控制技术,超长超大重量的钢筋笼起吊、运输、安装下放过程中吊点吊具以及防变形技术,以及海洋环境下深水区超长超大重量的钢筋笼安装技术.
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双曲拱桥在我国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对当时的交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国现有4万多座双曲拱桥,现存的双曲拱桥多数亟待维修加固;特别是文物双曲拱桥,必须确保修旧如故,对维修加固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本文以南京长江大桥双曲拱桥维修加固工程为背景,系统介绍了拱上填料拆除与更换施工、拱肋增大截面的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研制与加固施工技术.通过检测验证,拱
为研究对称荷载作用下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腹板剪应力分配规律,以某单箱三室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为例,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实际工程中恒载及外荷载作用位置对各腹板剪应力不均匀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自重、预应力和对称外荷载作用均会产生各腹板板剪应力不均匀分配现象,恒载引起各腹板剪应力不均匀分配系数最大值为1.08,外荷载引起的腹板剪应力不均匀系数最大值为1.20;但由于实桥中活载产
钢板组合梁桥是通过剪力键等连接形式把钢主梁与混凝土桥面板连接成整体而共同承担荷载的桥梁结构,因其充分利用了两种材料各自的力学特性,从而使结构兼具良好的结构性能与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钢板组合梁桥以其良好的结构性能和经济性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考虑预制梁段与现浇桥面板之间存在龄期差以及体系转换的影响,且钢板组合梁桥具有复杂的构造细节和内力分布,其混凝土板的时变效应计算也较为复杂.在
为了研究带开孔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设计并制作了4片带开孔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试验梁,对其中1片试验梁进行了静力试验,对其余3片试验梁进行了不同疲劳幅值的疲劳试验.重点考察了开孔板连接件组合梁在静力和疲劳作用下不同的破坏模式,以及疲劳荷载幅值对其疲劳性能和疲劳后的剩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①静力和疲劳荷载作用下开孔板连接件组合梁表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②疲
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以下简称:南京五桥)开创的采用了粗集料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桥面板设计理念.本文从粗集料RPC材料设计、结构验证与施工工艺定制三个方面介绍了桥面板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为粗集料RPC桥面板的标准化施工和质量检验提供依据.最后展望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温度效应的研究对保证组合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桥梁温度病害的特点、组合桥温度场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研究.介绍了在组合桥温度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室内和室外组合桥温度场试验、桥梁温度场精细有限元模型、组合桥温度分布规律研究等.研究提出了组合桥在日照作用下两种竖向温度分布模式,可供组合桥梁设计时参考.
在大型桥梁控制网中使用CGCS2000坐标系,对该坐标系在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实践作用.针对CGCS2000坐标系获取的常见方法,本文对整体平差方法和框架转化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获取得到的CGCS2000坐标的精度指标.以南京长江某在建大桥为例,分析比较整体平差方法和框架转化法得到的控制网CGCS2000坐标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平差法和框架转换法均能有效获得CGC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