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新型栽培种群体产量及部分品质性状的比较

来源 :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8个马铃薯新型栽培种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考察不同群体在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上的差异,评价不同群体的最佳利用方向.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好的是NS83-1、NS79-12-1和NS86320122的后代群体;在干物质性状上表现好的是NS51-5、NS881705和NS86320122的后代群体;产量、干物质和还原糖等性状综合表现优良的是NS83-1、NS79-12-1、NS880407和NS86320122的后代群体.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马铃薯转基因的研究进展,对马铃薯基因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以及今后对策。
本文通过液体复合肥波西特(BCT)浸种增产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液体复合肥波西特(BCT)浸种增产效果显著,较清水对照平均增产10.2%,大中薯率提高6.6%.
本文对分离自马铃薯软腐块茎的一细菌菌株在进行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通过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以及透射电镜技术进行了菌体观察;将该菌株的单菌落菌体培养24 h后提取其DNA,以原核生物的特异性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PCR扩增,PCR产物测序后将序列输入NCBI进行同源性比较,再通过LOPAT试验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革兰氏阴性,1~3根极鞭,杆状,NCBI上与之同源性在97%以上的菌株
马铃薯是兰州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而位居粮食种植面积的第二,2006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11万hm2,马铃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15.8%,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25%以上.本文研究兰州市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包括,1 马铃薯生产现状, 2 主要优势与存在的问题,3 发展目标,4 发展对策。
近年来,宁夏马铃薯产业围绕竞争力增强、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种薯繁育、淀粉加工和鲜薯外销三者并举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使马铃薯产业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本文研究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包括,1 发展的状况和特点, 2 产业化发展模式,3 产业化成效,4 存在的问题,5 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6 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解决农业生产发展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和农村建设问题.农业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耕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技创新.在云南等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而且关系到城乡经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维护
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且粮菜兼用,加工适应性强,产业链长,马铃薯生产在欧美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深受重视.全球每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190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约3亿t.我国目前种植马铃薯470万hm2,总产6600万t,是世界最大生产国,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0%以上,占亚洲种植面积的60%左右.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十分重视,温家宝总理曾经批示:"我国土豆种植面积占世界的
为了提高马铃薯植株对光能的利用率,达到高产优质的目地,必须了解叶面积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本文结合内蒙古东部区各旗县试验调查情况,对个体叶面积、群体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密度、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播期、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水肥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马铃薯夏波蒂品种原产于加拿大,是加拿大福瑞克通农业试验站经有性杂交繁育而成.1987年引入我国试种.晚熟,从出苗到收获生育天数110 d左右.该品种对栽培条件要求严格,不抗旱、不抗涝;田间不抗晚疫病、早疫病,易感染马铃薯花叶病毒病(PVX、PVY)和疮痂病.产量因生产栽培条件差异较大,一般在1500~3000 kg/667 m2左右.适宜密度为3500株/667 m2以上.用大芽块、大垄深播并且及
由于冬种马铃薯市场比较稳定,生产效益高,种植户的积极性也高,加之冬种区还有大面积冬闲田可以开发利用,因此,冬种马铃薯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大部分种植户缺乏栽种马铃薯的经验,特别是对病虫害的防治,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这一现状将影响冬种马铃薯的发展.本文仅就病害问题,提出建议,供同行和种植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