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讨结核病病原菌检测的新途径及各检测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及时发现新病例,有效控制结核病。方法收集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按《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涂片、培养;利用解放军309医院PCR检测试剂盒(扩增IS6110序列)进行痰、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核杆菌DNA PCR扩增;用人型PPD,筛选PPD强阳性者(X》15mm)。用常规方法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收集268名肺结核病人住院时,住院1个月、2个月痰标本,涂阳率分别为27.1%,16.0%,3.0%;培阳率分别为34.3%,26.3%,3.16%。同时对126名结核病人痰标本、外周血淋巴细胞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4.6%和57.0%。268名结核病人,450名PPD强阳性者,200名PPD阴性者,137名健康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9%,25.8%,12.7%,16.8%。PPD强阳性者痰涂片、培养及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对结核病人进行了多种实验方法的检测,结果表明:肺结核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痰标本PCR检测阳性率较高,培养法次之,涂片法最低。PCR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涂片法方法简便、快速,是结核病的主要确诊方法,化疗效果考核依靠涂片检查结果并以痰菌阴转为治愈标准,因此如何改进方法,提高涂阳率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培养法可以鉴定活的结核菌,耐药检测、菌型鉴定等都需要培养出纯菌株。缺点是时间长,方法繁琐。从追踪治疗过程中病人排菌情况来看,治疗1个月时,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排菌,因此坚持3个月的强化期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从各类人群结核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结核病人与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结核抗体检测可以作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手段。PPD强阳性者痰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未发现结核菌存在,可能是由于PPD强阳性者感染过结核菌,存在对PPD发生变态反应的免疫记忆力,但在体内可能感染菌只限在局部,呈休眠状态,因此涂片、培养及PCR检测均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