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汽车高速增长的时代,为实现机动化出行效率的提升,城市街道的规划设计理念普遍以“车本位”为主,然而强调通行效率和通行能力的规划理念在顺应城市发展速度的同时,也在噪音、污染等方面制约了城市发展品质,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向往。慢行空间资源短缺、噪音污染等街道环境问题日渐凸显,人们对城市街道作为公共空间的诉求日渐强烈,“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成为未来存量规划的发展趋势。为协调多种出行方式的路权,在日趋激烈的“抢街(STREET FIGHT)”运动中,明确各层级城市街道的功能定位,实现道路路权公平分配,是构建和谐宜居城市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精细化采集步行人群活动特征,提出步行人群最低通行空间的界定方法,并落实到深圳街道改造提升的实际案例中,通过全链条的数据采集、分析及实践检验,从而实现街道空间重构、“还街于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