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化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后果

来源 :中国财务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过程。无疑地,民营化为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民营化的经济后果并不都是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从投资者保护和资本市场监管的视角研究了民营化后的经济后果更是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通过选择1998年到2000年间同一年上市的民营化上市公司以及其对应的国有企业作为样本组,使用应计质量作为信息质量的衡量验证了两个假设。首先,证实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其次,验证了民营化方式即通过IPO上市还是重组上市也是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同样具有说服力。实证的结论丰富了我国民营化的理论与实务,并且对投资者保护和资本市场的监管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其他文献
借助于一个关于政府效用的简单模型,本文考察了公司所在地治理环境、公司终极控制人所属政府层级与企业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发现,无论公司中是否存在股权分置现象,股利支付水平总是与公司终极控制人所属政府级别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公司所在地治理环境越好,股利支付水平越高。这一分析结论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有力支持。此外,借助上述模型,本文还说明了股权分置公司相对于全流通公司为何倾向于发放更多的股利。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其成因进行分解发现,独立董事人数、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对高管人员薪酬有着正的边际效应,无形资产比例、国有股比例对高管人员薪酬有着负的边际效应。文章分别分析了每一个因素对高管人员薪酬产生不同效应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企业建立有效薪酬激励的若干指导性建议。
本文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背景下,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和200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机构投资者制衡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制衡作用越大,企业价值越大。不同股权结构类型下,机构投资者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效果有所不同:在股权制衡型和股权集中型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制衡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结果显著,而且在股权制衡型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我国中小企业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普遍存在着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融资缺口。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特别是研究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和再融资已迫在眉睫。本文尝试着运用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了代表中小企业显著特性的规模、成长性和财务风险成本、盈利能力等六个方面因素,并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市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本文通过阐述国际性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并且结合当前我国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这一国际性的危机对我国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从而要求我们拿出相应的对策,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
中国入世后,财务管理市场的变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财务管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迎来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的双重契机。面对新经济时代,中国高等财务管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存在基础和发展环境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必将给高等财务管理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在全面分析高等财务管理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高等财务管理教育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路。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难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必须从校内实验教学体系和校外社会实践体系两方面着手,构建一个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容完整、方法得当、效果理想的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才能确保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财权配置会随着财务状况的变化而呈现出动态性、相机性特征,即财务相机治理。然而,理论界讨论的财务相机治理机制常指的是财务契约非正常运行下的财权动态配置。这种状态下企业相关契约主体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已经不同意再按现有财务契约继续运行下去,而只有用另外一种全新的财务契约——财务相机治理机制来替代原有的财务契约。但是特殊状态终究是少数,正常状态是常态。财务契约的正常运行,决定了企
在2006年颁布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财政部对2001年的租赁准则进行了修订。相对于2001年的准则,2006年的准则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关于出租人出租融资租赁资产会计处理的释例进行学习、研究和剖析,笔者发现了租赁准则存在的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建议。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既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害雇员安全与健康等各种社会问题。尤其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应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日益受到关注。鉴于许多国家已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