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例肺炎链球菌耐药现状分析

来源 :首届中原检验医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感染现状分析. 方法:使用K-B法、Etest法,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住院患者检出的158例肺炎链球菌对常用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三组:≤20岁、21-59岁、≥60岁. 结果:158株肺炎链球菌有135株来自于呼吸道,10株来自于血液标本.这158株可分为:≤20岁共20株、21-59岁共54株、≥60岁共84株.三组药敏情况对比可以发现,其中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敏感率<5%;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30%;青霉素G的敏感率有所区别,≤20岁患者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其它两组. 结论:本院肺炎链球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强,易发生于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临床治疗需结合病人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控制耐药的发生.
其他文献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较难辨治病证之一,其致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有关.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变证机复杂,故其病变证型多是虚实夹杂,治病选方用药若能审明病变证机,科学合理地组方用药,则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代表了一组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成熟异常,无效造血,造血功能衰竭,以及因遗传不稳定而导致的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便于临床医生规范应用,中医血液病学家经过多次酝酿,将MDS的中医病名定为"髓毒劳",其中"髓"代表病位,"毒"代表病性,"劳"代表病状.胡晓梅主任医师从事血液病研究近30年,重
叶品良教授认为失眠多由情志不舒,肝气不畅,气机郁滞,导致少阳枢机不利,气郁津凝,邪正相争,胆胃不和,扰动心神所致的失眠,常伴有潮热汗出,烦躁,苔白或黄、微腻,脉弦等症。笔者导师叶品良教授从事临床多年,对此病的治疗颇有心得,以“和解法”为治疗大法,务求少阳枢机通利,气津通调,以小柴胡汤合五苓散为基本方:柴胡15g,半夏15g,党参15g,炙甘草6g,黄芩10g,生姜6g,大枣6g,桂枝15g,茯苓1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运用中医方法如何有效的治疗此病,成为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笔者运用经方温阳法治疗此类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体治疗时,经方体系用理中汤类方、桂枝汤类方、四逆汤类方加减来进行。理中汤能增强脾运,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其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人参能生津液,增强细胞气化,干姜促进胃肠道血循环,白术健脾利湿,清除体内病理代谢产物,减少阻碍阳气运行
在临床中用经方治病辨证准确重要,选药准确重要,因证调配用量更为重要.探索经方用量是基础,思辨经方用量是深化,变通经方用量是提高,娴熟经方用量是目的。只有重视研究经方用量,才能真正领会“中医之秘不在药而在量”上的秘诀。
感冒作为临床常见病,风热表证是其常见证型,针对该证型后世多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作为常见病的常见证型,著名经方家、方剂学家、中医教育家王付教授早就明确指出、厘定张仲景所论太阳温病证就是风热表证,其基础方是桂枝二越婢一汤.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在诊断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SSC设门,对34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浆细胞表面CD38、CD138、CD19、CD20、CD28、CD56、CD117及胞内抗原cKappa、cLambda进行检测.同时对10例对照组浆细胞反应性增多患者的浆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检测.
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期反应蛋白,正常人血液中含量很少.在大面积组织损伤、急性炎症、术后等可迅速升高.检测CRP对临床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具重要价值.CRP的测定水平可作为判定炎症和创伤转归的一种良好的标志物与WBC一起可综合判定炎症及感染、控制感染.对正常人、患者同时检测CRP和血常规,观察CRP的变化和血常规的关系,采用免疫比浊法对50例急性感染的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进行CRP、血常规的测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4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出现的与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有26例为ANA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6.7%,4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中有6例为ANA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5.0%,数据差异显著,P<0.0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临床确诊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进行分析并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下降.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应注意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倾向,应予以积极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