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低剂量使用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lin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造影剂对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探讨低造影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东芝320排螺旋CT(Aquilion one)扫描.正常体质量指数(BMI)65例患者按照不同剂量的造影剂(370mgI/ml尤维显)分为3组,即A组25例60ml、B组20例55ml、C组20例50ml.所有患者禁食4h以上,并检查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患者体位采用仰卧位,足先进.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根据患者体型自动设置,扫描野为FOV-M,球管旋转时间为0.35s.扫描范围为气管叉下1cm至隔面,采用手动触发技术,嘱患者屏气,行前瞻性扫描方式,心脏扫描长度为160mm的容积扫描,一次心跳采集.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于右肘正中静脉经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对比剂速度5.5ml/s;生理盐水速度6ml/s,20ml.CT自动重建75%期相和最佳期相的冠脉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采用双盲法对各组图像进行5级评分(4~0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三组样本图像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B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在2分以上,达4分例数占总数96%和95%,均能满足诊断要求;C组19例图像质量评分在2分以上,达4分例数占总数90%;C组有1例评分为1分,血管走形不清,有模糊伪影,无法做出诊断.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造影剂的低剂量使用在320排冠脉CT成像中是可行的.在日常工作中,技术员应该有意识的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采用适量剂量的对比剂,降低患者的身体伤害.
其他文献
背景:随着医疗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中央型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被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认识并得到积极治疗。由于当脊髓中央管受伤时,位于内侧的控制骨骼肌的皮质脊髓侧束上肢首先受累,因此,中央型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上肢症状较下肢重,甚至无下肢症状,此为该病一个鲜明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多种微创技术组合治疗非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背景:虽然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显著优势并被广泛开展,但其狭窄的手术适应症约束着临床中的应用,多种成熟的微创技术的组合摄入大大的覆盖其禁忌症,让更多胸腰椎骨折患者享用微创带来的更好的疗效。
目的:儿童高弓足是一类常见的后天性足畸形,文献报道了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各有不同的成功率,多为特殊人群的特殊经验,无法直接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根据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目的:采用磁共振(MRI)T2弛豫时间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并比较半月板损伤和半月板正常膝关节的软骨退变差异方法:本研究随访62例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根据术中半月板情况分为三组:半月板正常组(MI组,18例),半月板部分切除组(MS组,23例),半月板缝合组(MR组,21例)。术后临床评价包括评分及体检,随访当天拍摄磁共振。软骨退变评价主要采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值。采用统计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远端双平面chevron术治疗中度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5例(39足)中度拇外翻患者,以第一跖骨双平面chevron术进行治疗。方法:(1)患者麻醉后于第一跖骨的中心作标记。(2)平行足底作跖侧壁截骨。(3)计划做背侧截骨时锯片的位置,后倾10°~15°,使两条截骨线间呈锐角。
目的:比较3D FSPGR增强扫描序列与HRCT在评价面神经瘤累及范围上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分别评价影像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34例面神经瘤患者的HRCT及3D FSPGR增强扫描序列上面神经瘤的累及面神经节段数(内听道段、迷路段、膝状神经节、水平段、垂直段、腮腺段及岩浅大神经管),以术中所见肿瘤累及范围为金标准比较两者对面神经瘤累及范围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ADC值及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Ktrans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GE公司3.0THDX TWINSP设备对临床疑诊前列腺癌的68例患者DWI及动态增强检查,将其中已证实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DWI(b=1500s/mm2)及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将所得动态增强数据传送至专用动态增强分析软件测量Ktran值,将
目的 探讨个性化、规范化的晚期肿瘤介入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工作模式对护士疼痛相关知识与行为及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控制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分析晚期肿瘤介入手术患者的疼痛特点,建立疼痛护理工作模式,包括明确各级人员职责,组织护士进行有计划、持续性的疼痛相关知识培训;分别制定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疼痛护理路径,对晚期肿瘤介入手术患者按疼痛护理路径进行标准化护理,如规范化的疼痛评估、个体化的镇痛方法;客观及数
Purpose In thiswork,we investigate if zero TE(zTE)imaging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for dentistry imaging,for its similar to CT dense tissue contrast as well as excellent soft tissue contrast.Mate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情景教学模式在放射科低年资护技人员对患者急救中作用. 方法 采用“PDCA+情景教学“模式,对 我院放射科的 60 名 毕业 3 年内的技师,护士进行急救训练. 结果 训练后技师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急救相 关知识成绩均较训练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训练后技师,护士的急救能力与训练前相比也有较大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