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蛋白质组学方法实现活体内新合成蛋白的检测和定量

来源 :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yzh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蛋白合成伴随着几乎每一个关键的生物学过程,例如生长、繁殖和分化。研究蛋白合成的动态变化和量化新合成的蛋白,对我们了解生物学过程尤其重要。已有的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
其他文献
  针对疾病的病灶部位组织样本的代谢组学研究需求,同时与质谱成像方法的结果相关联分析,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1,2],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成功地建立了
  雷公藤是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雷公藤甲素广泛应用于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然而其导致的器官毒性时有发生。根据CFDA 的统计数据数据(2004 年~2011 年),雷公藤不良反应共报道8
  毒品是指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抑制或致幻,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新型毒品主要是相对鸦片、海
  随着质谱仪灵敏度、质量精度和数据采集速度的不断提高,质谱鉴定软件也愈加复杂,对计算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价格高昂的计算设备让许多中小型实验室对高通量蛋白质组学
  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鉴定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内容,而对定性结果进行质控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现在常用的质控方法是目标诱饵法(Target Decoy Approach,TDA)[1]。
  肿瘤多药耐药性(MDR)已成为化疗的主要障碍。深入探究其产生机理对于寻找药物靶点从而逆转多药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减少药物流入或
  不饱和脂质已经被证明由于存在不同位置的碳碳双键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1,2]。基于质谱识别脂质同分异构体的方法仍面临挑战。最近,利用Paternò–Büchi (PB) 反应,一
目前,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本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1]。其中,人们主要使用质谱技术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基于质谱数据的蛋白质鉴定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的核心技术[2]。尽管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在代谢组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的发展和质谱在代谢组学的应用,非数据依赖型采集(DIA)方法的使用和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由于D
  肝细胞肝癌是当前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期对肝癌的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切除手术的基础上加以化疗药物如5-Fu 虽然改善了初治肝癌的预后,但其总体发病率仍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