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4合金高周疲劳断口分析

来源 :四川省力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775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常规高频疲劳试验机,对TC4合金轴向拉伸高周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频率110Hz,应力比0.1.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并对裂纹源进行X射线能谱分析.得到钛合金TC4在104~107周次的S-N曲线.通过试样断口分析可以得到:TC4钛合金高周疲劳裂纹源不仅在表面萌生,而且也包括内部裂纹萌生;在同一应力水平下疲劳寿命比较分散;裂纹源更容易发生在Al元素富集区.
其他文献
在系统的棘轮-疲劳交互作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材料在非对称应力循环下的两种失效模式,分别采用耦合损伤和无损伤两种粘塑性本构模型,对304不锈钢在室温下的单轴全寿命棘轮行为进行描述.本构模型中采用了能够合理描述棘轮演化规律的非线性随动硬化律,并在耦合损伤模型中引入了Lemaitre塑性损伤变量.比较本构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可知:该模型能够对材料在室温下的单轴全寿命棘轮行为进行合理地描述,对加载
核电站高能管道采用的LBB (Leak-Before-Break,破前漏)设计技术可以取消管道防甩限位器、防喷射冲击挡板等装置,节省了投资,并方便在役检查和维护.首先介绍了LBB设计的概念和分析流程,然后讨论了LBB设计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所讨论的关键问题可为LBB技术在我国核电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为研究铅芯橡胶基础的隔震效果,运用工程软件建立传统抗震结构模型与基础隔震结构模型,通过对两种结构的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研究两个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分析不同地震烈度下的隔震效果的相对优越性.研究表明: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剪力、位移均有一定比例的削弱,在高烈度下减震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基础隔震结构可更优地用于高烈度地震区.
针对目前标定板上圆形标志点的自动识别方法的一些不足,对该方法进行改进.自动识别标定板上圆形标志点的主要过程可简化为:对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方法提取椭圆目标;进行标志点检测;利用标定板中的5个大圆的位置信息,提出了一种自动的标志点匹配算法.最后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为提高高速列车的弓网接触性能,提出了18号道岔无交叉线岔的道岔定位柱位置、腕臂抬高及拉出值、岔前和岔后定位柱处接触线的高差、始触区、交叉吊弦的调整精度控制.通过联词联试试验,对无交叉线岔进行了动态运行性能试验验证.试验表明,按文中提出的调整控制精度,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高速通过线岔区时,弓网接触压力、动态抬升量、受电弓运行轨迹等参数均满足弓网受流质量和行车安全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动脉内皮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动脉功能改变早于结构改变,动脉弹性检测成为临床心血管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剪切波传播速度法是一种有效、间接无创的检测组织弹粘性的方法.在基于剪切波传播速度法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血管中影响剪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尝试性地用正交实验法分析血管中剪切波传播速度,用部分试验代替全部试验,不仅大大简化了分析过程,而且得到了理想的分析结果:弹性模量对剪切
本文主要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TMD振动控制特性.依据振动理论和欧拉-贝努利梁假设,推导了车-桥-TMD动力系统竖向振动微分方程.采用模态叠加的离散化方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变系数常微分方程,并将用Newmark法解得该时变系统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最大动挠度都发生在跨中位置附近,TMD对车桥耦合振动的控制效果明显.
为了研究膜/基界面形貌对金刚石膜内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建立了3种典型形状的界面形貌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界面形貌对金刚石膜内的残余热应力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形貌对金刚石膜/基界面附近的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有显著影响,平整光滑的界面可有效降低膜内的残余应力.因此,在沉积金刚石膜前,应尽可能降低基体表面的波峰以便提高金刚石膜的成品率.
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运用Holmquist-Johnson-Cook(HJC)模型对冻土的SHPB实验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再现了冻土试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按照经典的二波法处理模拟结果,作出了冻土冲击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与SHPB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HJC模型能够描述冻土的冲击动态力学行为,为进一步研究在高速冲击荷载作用下冻土的本
利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通过滑移网格技术实现列车的运动,建立了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的气动性能计算模型.分析了列车与隧道交互作用下的流场特性、隧道壁面压力、车体表面压力、气动荷载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进入隧道前,列车的运动对隧道内的流场影响不大,但在列车驶出隧道后,尾涡的发展仍影响着隧道内的流场结构;列车进出隧道时,列车表面的压力在隧道与明线之间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