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M基因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

来源 :第三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h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已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因此,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其机制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本研究通过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的分析及对可能的主动外排耐药基因abeM基因及其表达水平的检测,初步探讨了abeM基因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的关系。
其他文献
猪链球菌是危害现代养猪业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根据荚膜抗原的不同,可以将猪链球菌分为35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抗原之间的差异导致疫苗免疫的效果非常有限,从而使得抗菌药物在治疗和防治猪链球菌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加。携带猪链球菌的健康母猪作为后代仔猪猪链球菌感染的主要来源,对其体内分离的猪链球菌进行耐药性研究
肺炎克雷伯菌(KPN)是临床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随着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容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以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对常用药物包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导致严重医院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探讨KPN多重耐药性及AMEs酶基因携带状况,本研究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9株KPN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上分离的常见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于肺炎克雷伯菌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质粒介导AmpC酶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SSBL),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给临床上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氨基糖苷类药物为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但耐药率也大幅上升,产ESBLs、AmpC或SSBL的肠杆菌科细菌通常对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同时耐药。对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为
由于氨基糖苷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灭细菌迅速、与其他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抗菌药物或糖肽类抗菌药物等有协同作用等特性,在治疗严重院内感染发挥特别作用。随着氨基糖苷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其耐药菌株逐渐出现。氨基糖苷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包括:阻止药物进入细菌内、主动泵出药物、药物作用位点改变以及通过表达一系列氨基糖苷修饰酶修饰药物使其活。而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氨基糖苷修饰酶(AME)的产生是氨基糖苷抗菌药物主
铜绿假单胞菌是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囊性肺纤维化等继发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亚胺培南是目前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最强的抗生素之一。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增加。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主要是:金属酶的产生、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外膜通透性改变。本文对汉中地区临床分离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性、产金属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OprD2编码基
棒状杆菌属中除白喉棒状杆菌外一般对人类不致病,多寄居于人的咽喉部、鼻腔、外耳道、眼结膜等处,亦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一般可引起人类的机会性感染,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例如,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机体营养障碍、肿瘤、糖尿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和艾滋病患者,以及一些介入性的操作如心内导管术、气管插管等。近年来文献报道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菌株,并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同时非白喉棒状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治疗各种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然而,随着其应用的增多,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高达50~70%。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根据体外药动学实验提出了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 ration MPC)的概念。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可能与临床药物剂量落在耐药株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window,
近年来呼吸机作为呼吸衰竭的抢救措施之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用呼吸机对改善呼吸功能、维持体内血氧含量起关键作用,但是使用呼吸机使鼻腔的温湿作用及气管纤毛运动受到影响,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为了解使用呼吸机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本文对使用呼吸机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78例患者,采集痰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血液感染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及治疗费用。近几十年来,由于临床上各种血管内侵袭性操作的开展,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广泛使用,引起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性已发生明显的改变。为了解这些变化给临床治疗和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血培养出的细菌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同本院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血液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
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十分普遍,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检测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目前二级医院的微生物检验很大程度上还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医生往往还是根据经验用药,容易引起耐药菌产生,延误病人的治疗周期,加重病人经济负担,因此,加强二级医院微生物检验工作十分必要。本文提出应加强基础建设及专业人员培养,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发挥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控制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