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an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PCV)是1974年德国学者Tischer首次从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中发现的一种污染病毒,由于该病毒不产生细胞病变,所以以前一直未被发现.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单链环状DNA病毒,该科还包括人TT病毒(TTV),鸡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地三叶草矮化病毒(SCSV)、椰树叶腐烂病毒(CFDV)和香蕉簇顶病毒(BBTV).PCV病毒粒子呈20面体对称,无囊膜,直径约为17nm,病毒DNA以滚环方式复制.PC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对酸、氯仿不敏感,不能凝集动物红细胞.研究表明从PK-15细胞中分离的圆环病毒无致病性,命名为PCV1;而在一种新病--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中分离到了猪圆环病毒有致病性,命名为PCV2.这两种类型PCV之间有抗原部分交叉反应,两者基因组结构有显著差别,PCV1的基因组全长1759nt,PCV2基因组全长1767/1768nt,核苷酸同源性68-76﹪,而PCV2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高于96﹪.从PCV的核苷酸序列推导出11个开放读码框,其中ORF1和ORF2是两个重要渎码框,ORF1编码病毒的复制酶,ORF2编码病毒的衣壳蛋白.本文讨论,1病毒分离,2.多重PCR(multipiexPCR),3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4免疫组织化学试验(Immunohistochemicalaasay,IHC),5原位杂交试验(insituhybridization,ISH),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7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将新型报告基因-增强型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与猪瘟兔化弱毒株EO基因嵌合,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EGFP-EO(HCLV)双功能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EO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
本研究用细胞中和试验的方法测定猪瘟兔化弱毒(Hog cholera lapinised virus,HCLV)疫苗阳性血清对不同野毒的体外中和效价,测定了猪体内免疫抗体与免疫保护力的关系.本研究还
本文讨论了猪瘟疫苗不同时间超前免疫的效果,以及猪瘟疫苗超前免疫的最佳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初生仔猪超前免疫应选择在接种疫苗后60min~120min之间吮吸初乳效果最好.
为了探讨ORF2基因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本研究对PCV2-ORF2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并进行构建了含ORF2基因的毕赤酵母(P.pastoris)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ORF2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