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太平经》中的多重义蕴

来源 :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家以“道”鸣其学,道教以“道”称其教。这个“道”,既是道家的核心范畴,又是道教的根本信仰。作为核心范畴,其在《老子》中得由创立;作为根本信仰,其在<太平经》中得由确立。学术界对《老子》成书年代的考辨不免聚讼纷纭,但对老子所言之“道”的内涵开掘则日趋明晰,愈益通达,诚如陈鼓应先生所说:“《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型式虽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具有不同的义涵。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因而,同是谈‘道’,而义涵却不尽同。义涵虽不同,却又可以贯通起来的。质之《太平经》,何尝不是如此!《太平经》编定于东汉后期,大抵是公元二世纪前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卷帙浩繁,内容庞杂,实为中国道教初生草创时期以养生治国平天下为职志的首出巨著。其中言“道”阐“道”之处纷至沓来,指不胜屈,固然触及到“真道的思想”,但远非仅限于此。兹据本经所述之“道”,对其具体义蕴试作辨析如下:
其他文献
@@我国先秦道家哲学学派以老子为创始人,以庄子为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体系庞大,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活水源头之一。进一步破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文本内涵
会议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着重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应抱什么样的道德态度的应用伦理学科,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中期,70年代得到飞速的发展,至今已是一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高
会议
@@世之学者,对于老子及其思想的评价存在着较大分歧。出现分歧的关键,在于对《道德经》的主旨理解不同。笔者认为,《道德经》第一章为全书的总纲,其他各章都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只
@@《老学典籍考》系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已于2004年10月完成并结项。假本次“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之际,兹将课题有关之项目缘起、调研咨询、全面普查、重点
@@中国传统哲学自秦汉以来建立起了儒道佛为主的思想体系,尽管儒家在历史上处于社会的显性层面占据主流,但道佛在哲学史的演变中和儒家形成了对立互补融合的发展态势,中国哲学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