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S-P入路不切断股直肌治疗PipkinI型Ⅱ型股骨头骨折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S-P入路结合在股骨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13例股骨头骨折患者,按Pipkin法分型:Ⅰ型 5例;Ⅱ型8例。采用改良S-P入路不切断股直肌切开复位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结果 12例患者获随访,1 例失访。术后1年,按Brumback和Kenzora股骨头骨折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8例,良2例,差1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 例恶性肿瘤患儿PICC 置管术后贵要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案,通过护理观察,结合b 超等方法判断,经过一系列治疗,及物理治疗,最终消除静脉血栓。避免患者拔管从而减少患者及家庭痛苦及经济负担,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的护理。
目的[目的]探索偏头夹闭法在快速判断恶性肿瘤患儿PICC 置管术中导管尖端是否异位颈内静脉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我科150 例行PICC 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75 例和对照组75 例,实验组将导管送至外测量的长度后保留导丝及针套直接观察无负压头正位情况下有无回血,结合头偏向术侧近90°下颌贴肩锁关节抽回血判定导管是否异位颈内静脉,对照组在导管送入外测量长度后直接行头正位抽
目的 评价下颈椎损伤Allen-ferguson分型和SLIC评分系统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探讨影响分型一致性的主要因素. 方法 应用无标记的影像及病历资料对54例下颈椎损伤患者的术前正侧位X线片、CT、MRI和体格检查进行评判并分型.4周后,打乱资料顺序再次评判并分型.全部资料均不带与分型和(或)评分有关的任何标记.
目的 探讨SLIC评分系统在手术治疗下颈椎损伤中的指导作用. 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间手术治疗下颈椎损伤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20~64岁,平均36.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30d,平均7.3d.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伤40例,高处坠落伤23例,体育运动伤5例,暴力伤4例.
目的:研究使用akin截骨联合Scarf截骨手术治疗重度踇外翻的疗效,寻找一种治疗重度外翻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自2006年至2010年来采用akin截骨联合Scarf截骨手术治疗重度外翻患者52例65足. 结果:评分标准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系统,VAS疼痛评分,体能(PCS)和精神(MCS)评分系统,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评分,以及站立位足部X线平片测量外翻角(HV)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其中3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共三种。 结果:3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骨性愈合,疗效满意。结论: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治疗方案方法取决于股骨干、股骨颈的骨折具体情况及诊断时
目的 分析以计算机辅助下电磁实时导航技术(Electromagnetic Field Real-time System, EFRTS)为基础的髓内钉远端螺钉交锁固定瞄准定位系统(TRIGEN SURESHOT Distal Targeting System)引导肱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定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5 年4月至2016年7月年间我院利用计算机辅助下电磁实时导航技术为基础的髓内钉远端螺钉交锁
会议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关节镜前内侧入路治疗内踝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8例内外踝骨折患者,其内踝骨折采取改良关节镜前内侧手术入路治疗,于胫前肌腱与大隐静脉之间进入,切口长1.5cm~2.5cm.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23-59岁,平均35.8岁,骨折Danis—Weber—AO分型:A型14例,B型20例,C型4例.
目的 探讨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09年3月,采用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19岁至69岁,平均45岁;5例为开放性骨折,47例为闭合骨折。骨折根据AO分型:33-A1 4例,33-A2 11例,33-A3 9例,33-C1 9例,33-C2 7
目的 探讨后内侧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1例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应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应用改良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术后功能,本组骨折均如期愈合,其中优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达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