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下可动式踝足关节计量矫形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第七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uieui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康复科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辅助下可动式踝足关节计量矫形器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踝部骨折术后3周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关节松动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基础治疗+计算机辅助下可动式踝足关节计量矫形治疗,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常规的口服药物及常规康复疗法,如骨创治疗仪、中药封包等治疗。
其他文献
三元论康复理论体系希望指导患者从医疗、康复、教育三方面全方位着力康复治疗,该理论体系由七部分组成,包括信息传递的三元论,由信息的输入、加工及输入组成;语言加工的三元论,由听觉、语言及言语的加工组成;个体表现的三元论,由生理表现、心理表现及行为表现组成;致残因素的三元论,由遗传发育、环境行为及疾病外伤三种因素组成;个体康复的三元论,由器官水平、功能水平及社会水平的康复组成;康复方式的三元论,由一对一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速及步态对称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训练与活动平板训练,治疗组接受基础训练和虚拟现实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步速、步长对称比、支撑相对称比、摆动相对称比评估,对步速与步态对称比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CD8+CD28-T淋巴细胞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6-8周、体重16-20g的C57 BL/6雌性小鼠28只,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小鼠模型(EAE)。
失语症的康复是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的难点之一,其康复进程较缓慢,且约有12%的患者仍会遗留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能力与社会功能。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近二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技术,其出现为失语症的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手段,本文对rTMS在失语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恢复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探寻有效的干预方法;了解新生儿HIE 12月内的神经发育情况。方法 选取2013-03-2015-05来我院康复科就诊经临床CT诊断为新生儿HIE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观察组(n=45)。
目的 评价悬吊治疗技术对脑卒中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选出试验组为悬吊治疗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治疗的中文、英文随机对照(RCT)文献后,从中筛出文献,对其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等进行计量学分析,并将其关于Berg平衡量表(BBS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BI指数)等评价卒中后平衡功能的指标看作独立样本,应用Rev
目的 应用Gait Watch步态分析系统评估脑卒中后患者步态的时空参数和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观察应用功能性电刺激同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平板上进行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将42例脑卒中后导致足下垂或足内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和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组(观察组22例)。
目的 观察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肌体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一般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巴氯芬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氯芬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时间电针刺激对胫骨前肌肌肉形态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24名,随机分成4组,每组给予常规康复和电针治疗,A组:连续波2Hz,10min;B组:连续波2Hz,20min;C组:连续波10Hz,10min;D组:连续波10Hz,20min.
目的 旨在通过体外冲击波配合艾灸、体外冲击波、局部痛点阻滞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比较,评价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法纳入试验组(体外冲击波配合艾灸)、对照1组(体外冲击波)、对照2组(局部痛点阻滞)各30例,三组的基础治疗均为足底筋膜炎康复宣教,三组治疗部位为足底压痛点,体外冲击波选择低能量放散性冲击波